精装修改水电 团风水厂电话


【精装修改水电 团风水厂电话】

精装修改水电 团风水厂电话

文章插图
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熊陈 通讯员 肖超
3月6日,在团风县回龙镇沈家大湾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杨行江正和村民沈佑华商讨智能出菇房的承包问题 。
“村里的人才还是太少了 。”杨行江说,由于原外地承包商退出,想在本村找人承包经营村里投资兴建的智能出菇房,但一直没物色到合适人选 。“你回去和家人商量下,晚上一定给我个答复 。”送走沈佑华时,杨行江再三叮嘱道 。
2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杨行江获得了“先进个人”的殊荣 。
“他从北京回来后,就一直在忙产业发展的事,没有空闲一天 。”村财经委员杨丰收说 。
“虽然我也做了一些事,但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正是因为市、县各级领导的帮助支持,驻村干部、村委会所有人及全体村民共同努力,沈家大湾村才有今天 。我唯有继续努力加油干,才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奖章 。”杨行江说 。
“他是村民离不开的主心骨”
虽已年过七旬,但杨行江身板硬朗,行走如风 。他思路开阔、行事干练,更有一颗眷恋故土、回报乡亲的赤子之心 。
“他曾三度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大家都相信他、信任他 。”杨丰收介绍说,杨行江曾任大队民兵连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1985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1986年,杨行江辞职创业,承包了村里濒临倒闭的小织布厂 。
“因多种原因,沈家大湾村党支部书记一职空缺数年 。1989年4月,村民再次推选杨行江担任村支书 。”杨丰收说 。
在第二次担任村支书6年期间,杨行江为村里垫付资金7万元 。村里变压器坏了,他掏钱维修;村里公务开支无钱,他垫付……得到他无私帮助过的村民有很多 。
1999年,杨行江的大儿子生病需要做手术 。为照顾家庭,杨行江辞去村支书职务,和妻子一道陪伴儿子治疗和康复 。
2008年底村级换届选举时,村民们再次找到杨行江,希望他能再度“出山”参选 。即将离任的老支书和杨行江的小学老师,多次到杨行江家里说服动员,还让杨行江远在北京、武汉的两个儿子给父亲打电话做工作 。
杨行江的两个儿子在外工作多年,家里经济条件很不错 。大儿子杨爱斌得知这一消息时,他给予了大力支持:“爸,村里需要你,你回去吧,工资我给你发!”家人的支持,让杨行江感到很欣慰 。
“不管身在何方,有主见、有思想、乐善好施的杨行江总是让村民们十分惦记,因为他是村民离不开的主心骨,村民们有什么事情也总爱找他商量 。”回龙镇党委副书记冯珍说 。
“他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杨书记上任后为村民做了不少实事、好事,他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说起村里的变化,村里的老会计沈地华打开了话闸子,回忆起了当年的“窘境”:
行路难 。因为路不好走,收购商不愿意来,村里的农作物不好卖;路窄车进不来,村民患病住院只能用担架抬出村口 。
用水难 。因为缺水灌溉,2006年,全村100多亩水稻枯死绝收,村民苦不堪言 。村民自家打的井经常因为天旱干涸,不得不到隔壁村挑水喝 。
用电难 。启动一台空调后,全村的电扇就转不动;因为电压低,到夏天用电高峰时,抽水泵抽不出水,经常被烧坏 。
“这3只‘拦路虎’让我们村长期翻不了身 。”说起以前的一幕幕,沈地华感慨不已 。
“老百姓的事就是头等大事 。我不会占一分一厘,会清清白白当‘村官’,脚踏实地干事 。请大家监督我!”2008年,杨行江再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郑重承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