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徽 , 字德操 , 号水镜先生 , 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有名气的人 。他一生中并没有立下什么战功 , 但是他却教出了一个非常有能力的谋士——诸葛亮 。
最被人津津乐道的 , 是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 《三国演义》第37回即为“司马徽再荐名士 , 刘玄德三顾茅庐” 。这事还是有事实基础的 ,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载:“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 。
德操曰:‘儒生俗士 , 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备问为谁 , 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而《襄阳记》为东晋人习凿齿所著 , 习凿齿也是一名史学名家 , 罗贯中的依据就来源于此 。

文章插图
水镜先生为何没被重用呢?
这与于魏晋时代的特有文化现象———魏晋风度有关 。
以东汉末年 , 国将不国 , 民不聊生 , 天下豪杰纷起、群雄割据、逐鹿中原 。而摆在当时士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主动或被迫出仕 , 参与到刀光剑影的政治军事斗争中;退隐 , 全身远祸 。
刘备避难南漳时 , 遇到料事如神的司马徽 , 心存敬佩 。当刘备邀请他“出山相助 , 同扶汉室”时 , 他却以“山野闲散之人 , 不堪世用” , 语婉言谢绝 。
这位水镜先生 , 松形鹤骨 , 器宇不凡 , 峨冠博带 , 样貌非常 , 居深山之巾 , 友松竹 , 爱琴书 , 俨然一世外之人 , 潇洒神奇 , 出尘绝俗 , 好似万事参悟坐待羽化的一位佛祖 。

文章插图
他虽然不愿出仕 , 愿与山林为友 , 向往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的隐老 , 不愿为建功立业叹心肠血 , 但是却时时关注着混乱纷争的社会政治状况 , 经常与朋友探讨治乱及救民水火之事 。
他通过刘备的气色 , 就知其襄阳逃难之事;对刘备部下进行评价:“关、张、赵云 , 皆万人敌 , 惜无善用之人 。
若孙乾、糜竺辈 , 乃白面书生 , 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十分欣赏伏龙、凤雏的才能:“两人得一 , 可安天下 。”
甚至诸葛亮也比他稍逊一筹 。徐庶帮刘备打败曹仁后 , 曹操请徐母到许都 , 并写诈书召回徐庶 。徐庶临走拜访孔明 , 请他出山辅佐刘备 。
孔明就识不破曹操的阴谋 , 料想不到徐庶之行将会导致徐母之死 , 而司马徽则一听即知曹操之奸计 , 并知“今若去 , 母必死矣 。”可见孔明尚有不及 。

文章插图
更著名的 , 是他对孔明事业的断语:“卧龙虽得其主 , 不得其时 , 惜哉!”不但明天时 , 他还知地利 。
当玄德问:“何颖川之多贤乎?”他回答:“昔有殷馗善观天文 , 尝谓群星聚于颖分 , 其地必多贤士 。”可见 , 司马徽是《三国演义》中最具智慧的人之一 。
- 东汉末年是因为什么分了三国 东汉如何走向灭亡
- 武则天称帝掌权执政一共多长时期 武则天统治多少年
- 卫生间洗漱镜图片 洗漱池风水镜款
- 对于三国演义的阅读感悟摘录 三国演义经典名句及点评
- 秦武王时期张仪干过哪些大事件 历史上张仪结局有多惨
- 三国时的荆州是现在的哪个省 三国荆州是现在哪里
- 三国演义里张飞的简介和介绍 历史人物张飞的简介
- 三国演义张松投奔了刘备 法正和张松为什么背叛刘璋
- 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的主要内容 刮骨疗毒的故事
- 三国时期的貂蝉是真实存在吗 历史上真的有貂蝉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