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狗狗不可滥用抗生素
在城市里人口密集的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真菌 , 本报曾于4月7日详细报道过南京城区真菌的情况 , 大约早晨7点的时候 , 真菌和细菌的浓度最高 。而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蔡宝祥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兽医传染病学家 , 近日他发出呼吁:由于饲养宠物以及广谱抗生素的滥用 , 让通常对人和动物无害的一些真菌种类 , 开始趁虚而入 , 引起脑炎、肺炎等深层真菌病 , 蔡宝祥教授说 , 虽然目前这类疾病的发病比例尚不是很高 , 但是与之前相比 , 病例起码增长了50%以上 , 已经有发展成为流行病的潜在趋势 , 而且这类的疾病由于不受重视 , 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
很多真菌病是人兽共患

文章插图
在我们周边的空气、土壤甚至我们的口腔中 , 生活着数以万计的真菌 , 这是我们肉眼难以觉察的 , 蔡宝祥教授说 , 虽然真菌非常微小 , 但是种类却非常繁多 , 据统计 , 目前自然界遍存的真菌大约有5万至25万种 , 一般来说 , 它们和人类以及动物都是“相安无事” , 固守各自的“生活圈” , 很少侵犯人体 , 在几十万种真菌中 , 也仅仅有十几种真菌在特殊的条件下才会有害 , 而过去 , 我们对于真菌致病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表层的皮肤病 。
但近半个世纪以来 , 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的普遍应用以及饲养宠物等 , 真菌对于人和动物的伤害开始不仅停留在皮肤表层 , 而且开始侵入人体内部 , 而且有很多真菌病都是人兽共患病 。
紫外线、X射线杀不灭真菌
而在所有的季节中 , 春夏时分更是真菌容易侵入人体的时候 , 蔡宝祥教授说 , 真菌喜温暖潮湿 , 故温热季节及湿热地区真菌病发生较多 。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2℃至36℃ , 相对湿度95%至100% , 最适pH5-6.5 。真菌不耐热 , 一般煮沸可在较短时间内杀死大部分真菌 。真菌耐寒 , 在-30℃大部分真菌仍可存活 , 冷藏可以保存菌种 。紫外线、X射线均不能杀灭真菌 。常用消毒药如碘、福尔马林等能迅速杀死真菌 , 但寄生在角质层内的真菌则因药物难以渗入角质层 , 单纯外搽药物难以奏效 。真菌的生活力强 , 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可多年保持活力 , 离开机体后尚可存活 , 这就是真菌传播广泛的原因之一 。
深层真菌病多被误诊
蔡宝祥教授说 , 深部真菌感染多数最初经由呼吸道侵入 , 在人类或动物免疫力低下的时候 , 它们可经血液、淋巴循环播散至一个或多个器官 , 如肺、肝、脾、淋巴结及中枢神经系统 , 引发系统性真菌病 。
但由于深层真菌病最初的表现和其他疾病颇有相似之处 , 加之病例之前出现较少 , 因此常被误诊 , 比如 , 新型隐球菌可能会引发脑膜炎 , 但是却很可能当成一般的细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医治 , 从而久治难愈 , 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
很多深层真菌病都是人兽共患病 , 那么会不会像禽流感那样成为一种流行病呢?对此蔡宝祥教授说 , 目前还无需担心 , 虽然近半个世纪以来 , 深层真菌病越来越多发 , 发病率大约上升了50% , 但总体来说发病病例依旧不多 , 而且侵入的人群一般都是自身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 , 但随着庞物饲养的增多、抗生素的滥用、人体的白细胞减少和自然的抵抗力降低 , 如果任这种趋势一味发展下去 , 深层真菌病由目前的少发病演变成流行病也并非不可能 。
- 狗狗喂养的不可之食
- 避免狗狗肠胃消化不良的方法
- 解读狗狗的常见行为
- 比熊犬的饲养方法
- 沙皮犬饲养常识
- 狗狗如何科学的喂养
- 怎样正确补充狗狗的营养
- 让你的狗狗成为瞩目焦点
- 狗狗喂食须知
- 老年人喂养狗狗注意的事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