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风水大师 风水大师吴姓( 二 )


看到祠堂中厅硕大的屋柱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小洞,笔者便向村里负责看管宗祠的吴双强老人问个究竟;“我们的祖辈到宗祠看戏手中都要提着灯笼,是一种照明灯,它由竹篾编制而成,然后糊上一层油纸,提竿上有个小铁钩,到祠堂以后,大家都把灯笼钉在屋柱上,几百年下来,屋柱从地面到两米多高处形成累累伤痕” 。吴双强老人介绍说 。

吴川风水大师 风水大师吴姓

文章插图
吴氏宗祠的正厅又称“光裕堂”,堂前从左至右分别贴着三幅横批:“仗义府君”、“延陵世家”、“忠贞爱国” 。据说,前两幅原先是御赐的横匾 。站在吴氏宗祠的正厅抬头仰望,所有的檩梁椽柱因嗍啜了岁月的尘埃而变成了黑褐色 。左右两个边厅略显灰暗,厅内祖像(左、右、兴、隆四代10多幅祖宗画像)高挂三面,供裔孙参拜 。据吴双强介绍,原先的祖宗画像在一个春节的夜里被人盗走,全村人懊恼不已,后听说本村一位在上海的乡贤曾拍下这些祖宗画像,后专程赶到上海,请人对照着照片画,才保存了这些太公画像 。正厅往里,是宗祠的后厅,后厅的左侧是祠里的膳房 。
宗祠成为传承文化
和美好村风家风的良好场所
有人说,走进祠堂,仿佛感觉到先人说过的家常话和他们熟悉的脚步声,还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他们的心跳呼吸之声,真的,车塘人都视祠堂为家宝,有空都爱往那里去 。在外工作的回村也都要去看看祖宗像,扶摸一下硕大的屋柱,仰望前厅里的大戏台 。说起这个戏台,有专家说,这是我国长江以南极为罕见的保存完整的明代古戏台 。戏台呈正方形,宽、深皆7米,台高1.22米,台面木板厚约3.5公分,戏台后部有屏风一架 。根据史料记载,每年农历3月15日是吴氏先祖吴荣隆的生辰,吴太公喜好听戏,所以每到这一天,吴氏族人必会邀请四邻八乡的戏班子来祠堂演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十番锣鼓也在这时候应运而来 。十番锣鼓是以娱神、娱乐为内容,以节庆、演出、婚嫁、丧娶为载体,还包涵有舞蹈、音乐、戏曲、宗教、民俗等诸多文化因素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 。“番”即“遍”的意思,“十番”有三层含义;参加伴奏的乐器有十种,它的曲目脚本刚好十本,共有十人参加演奏 。表演者统一着装,身穿黄色马褂 。十番锣鼓一直以家族世袭传承为主, 现每年农历十五,车塘村的村民们仍会延袭这一传统 。
吴川风水大师 风水大师吴姓

文章插图
吴氏祖先一直遵循“善是为人之本”的理念,倡导“孝”文化、“善”文化,如今,吴氏宗祠的墙上依然挂着吴氏家训,还有《道德经》 。吴氏后人一直遵循古家训,做人以孝为先、以善为本,孝和善一直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在一代代的车塘后人心中传承着,影响着一代代从这里走出去的吴氏后人。吴氏宗祠不仅延续了车塘村的历史文脉,传承了车塘村美好的村风家风,其实它已成为车塘村村民的精神家园 。如今的宗祠在保持原风貌的基础上,按照“一场所”、“四廊”的标准建设,变成文化礼堂,设有阅览室、会议室、义工家园 。文化礼堂每天都不寂寞,学生在此阅读书籍,年轻人过来打乒乓球,老人们坐下聊聊天、看看电视 。这里还建有党员学习室,祠堂又变成了“农民讲习所”,百年老祠堂焕发出新活力,真正是车塘村村民的精神家园 。(《绿色中国》2019.1B 文/摄 吴渭明)
- END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