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就是匠人精神 。工艺讲究传承,故宫里的那些东西是我们祖师爷做的,几百年后,我们能修,而且能修得很好,是对祖师爷的一种告慰,这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匠人的传承 。几千年的技术,一辈一辈传下去,不能说到了我们这辈给弄绝了 。”
做工艺,讲究心静 。每天从早上八点,一直到下午五点,海燕就待在古寺最里面的厢房里 。
她本就喜静,远离门外街区的嘈杂,心思都在手里的工艺上 。龙椅的椅背文案,描黄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描白要更仔细些,需要四天,然后还要再花上几个月的时间雕刻,这还没有算上前期的画图设计,以及之后的烤制、打磨、抛光、上蜡 。
当初选择雕漆,海燕是被“老物件的魅力”所吸引,做得久了,也就没想过离开,“雕漆是中国独有的技艺,老祖宗的手艺,雕制出来的东西耐酸、耐碱、耐腐蚀,这是它独特的地方 。”
“工艺的东西就是自己踏踏实实去做,坐得住,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这个过程会很有成就感 。雕刻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幸福 。”海燕在雕漆技艺的传承上已经坚守了十几年 。
《髹饰录》中写道“凡工人之作为器物,犹天地之造化”,这是明代著名漆工黄成编著的漆工技术的书 。柏群解释说,“中国古人敬畏自然、热爱自然,古人认为这世间万物都是大自然生成的,人工做出一件东西来,是在替天地造物,是不可思议的,很神圣的 。”
二十一世纪初,原本依靠外贸的燕京八绝工厂纷纷面临危机,多数走向破产 。今年48岁的柏群本来在一家媒体工作 。2003年,柏群的父亲柏德元问他,“你是在媒体单位继续干,还是归队做传承人?”柏德元希望他用本有的宣传知识,将非遗技艺推广出去 。
柏群说自己在北京金漆镶嵌厂看着各种非遗工艺长大,“从小觉得这东西很神奇,很壮观、精致 。”最终,他决定“归队” 。
2010年,柏群找到各家工艺的“传二代”,聚在一起商量,是否可以将散落各处的非遗技艺融为一体,形成规模化平台 。“团结在一块,一定比每个人单打独斗要好很多,这样影响力可能提升得更快 。”
2010年,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这一年,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落户承恩寺 。2020年,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升级为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并于2021年7月正式向公众开放 。

文章插图
7月19日,刘楠正在雕刻中国传统的团寿纹 。新京报记者 戚厚磊 摄
“飞入寻常百姓家”
7月21日,海燕已经完成了龙椅靠背的描黄和描白工作,她拿起旁边的一颗漆制的红珠,用描白的笔在上面写着“寿”字,中国传统的团寿纹 。
一旁的师兄刘楠正在雕刻,刘楠面前的漆盒里摆了二三十个已经刻好的珠子 。即使是这些小珠子,也走完了雕漆技艺的所有流程:内核是木制的,外刷了60道漆——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是描白、雕刻、在恒温的烤箱中烤半个月,最后再打磨、抛光、上蜡 。
“如果你在一些旅游景点看到卖雕漆产品的,一定要小心,很可能是假的 。”有顾客找海燕买雕漆,问她价格怎么和旅游景点卖的差那么多 。
制作这样的小珠子是刘楠这几天主要的工作,“这个不足两百块钱,销量最好 。”
父亲柏德元去世后,柏群出任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他不避讳谈论流量、打造文化产业、品牌知名度 。近几年,燕京八绝博物馆相继推出了文创产品:批量生产印有九龙壁图样的冰箱贴,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推出了燕京八绝冰雪原创手表,手工制作的小台灯、首饰盒等现代产品 。“这样价格可以降下来,普惠大众,取得收益,反哺传统非遗技艺,必须要让手艺人吃得上饭,打造自己的品牌 。”
- 爱犬讲座第四讲
- 简单实用的狗狗必备生活用品
- 狗狗的发育期,成年犬的喂养
- 给你的长毛犬温情和关爱
- 爱犬的性格会越养越随你
- 哪种狗不掉毛又好养还温顺 哪种狗不掉毛
- 香菇在冰箱里变黑了还能吃吗 香菇放冰箱冷藏可以保存几天
- 给爱犬购买适合的玩具
- 给爱犬洗澡的基本常识
- 为可爱的小狗美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