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四明湖景区 宁波四明山风水传说


欢迎来到小浪的旅行空间,小浪带你浪迹宁波 。
在宁波海曙区鄞江镇有一个水利工程——它(tuo)山堰,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那就跟着小浪一起来看一下它山堰 。

宁波四明湖景区 宁波四明山风水传说

文章插图

来到这千年古镇的鄞江镇,不得不提到这座鄞江桥,始建于唐朝,原名“大德公桥”,北宋元丰年间,改建为石墩木梁屋盖式风雨桥梁,正式更名为“鄞江桥”,因此桥有一百根木梁,所以此桥也有“百梁桥”之称 。
宁波四明湖景区 宁波四明山风水传说

文章插图

鄞江廊桥位于它山堰下游500米处,长90米,宽9米,桥中间设有“龙王殿”,“关圣殿”,“财神殿”,“王公殿”,“三官殿”,“文昌殿”,多拜拜,福气满满 。因为鄞江镇是鄞西平原通向四明山的咽喉要道,境内群山连绵,地势十分险峻,素有“四明锁钥”之称 。
宁波四明湖景区 宁波四明山风水传说

文章插图

这条横跨鄞江两岸的石堰就是它山堰了,建于唐太和年间,全长134.4米,高3.05米,宽4.8米,上蓄溪水,下挡咸潮 。据记载:“大溪之水,从堰入江,下历石级,状如喷雪,声如震雷”,此时是枯水期,无缘得见如此壮观的场面 。
宁波四明湖景区 宁波四明山风水传说

文章插图

它山堰所在的鄞江没有支流,一条渠直通东海,不仅两岸方圆几十里庄稼无水灌溉,遇到雨季,海水倒灌,庄稼被海水淹死,民众也只能喝又苦又涩的海水 。鄞江两岸民众饱受愁苦,只得背井离乡外出逃生 。
宁波四明湖景区 宁波四明山风水传说

文章插图

唐太和七年,鄮县(古时鄞县)县令王元暐(wei)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勘察鄞江,了解民情,决心不让鄞江宝水白流入东海,要用它灌溉附近十万亩土地,于是带领鄮县人民修筑它山堰,外逃的民众也回来了 。
宁波四明湖景区 宁波四明山风水传说

文章插图

北宋时期,鄞江人民念王元暐的功德,在堰旁立庙岁祀,南宋时期赐号“它山堰遗德庙” 。那红墙黑瓦的便是它山庙,庙里供奉的是王元暐和治水的功臣“十兄弟” 。
宁波四明湖景区 宁波四明山风水传说

文章插图

关于建造它山堰还有个传说,建它山堰之初,县令王元暐率民夫造堰,遇到了一个大难题:由于春雨绵绵,试打的木桩竟无一例外全被冲走,江底植桩一直无法完成 。眼看工期被拖延,汛期将至,王县令心急如焚,召集有关人士商量对策 。有一风水和尚释道清云:“鉴于打桩数次不成,定有妖魔为患,人是万物之灵,需用热血镇之鬼必慑也!造堰必成 。”受形势所迫,王县令贴出告示,招募青壮年参加 。鄮县的数十名勇士当即报名 。王县令从应征者中挑选了十名青年,他们分别是:钟仕全,皇甫彦直,司徒骏,朱承祖,樊羲成,金戈,徐世高,魏会,焦友,奚长锁 。
宁波四明湖景区 宁波四明山风水传说

文章插图

大唐太和壬子岁季春望日,吉三月望日卯时,一切准备齐全,河底打桩便开始了 。粗大的木桩在大锤的奋力捶击之下,稳稳钻入河底 。人们还来不及欣喜,巨大的浪头就以千钧之力直扑而来,眼看刚打下的木桩又要被席卷而去 。可等浪头过去时,人们却愕然发现那些木桩依然牢牢立在水中 。最末一位效死的是奚长锁,然而当时无法寻觅他的踪影,为了不前功尽弃,风水和尚释道清便主动替身,效死捐躯 。就这样,十位兄弟依次捐躯,大江中十条桩木林立,血水染红江底 。建它山庙的时候,十兄弟的塑像也被立于其中,供后人永远瞻仰,他们的故事也就一直流传至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