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深度的古文座右铭( 二 )


四十七、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列传》
四十八、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
四十九、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五十、实事求是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五十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五十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五十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五十五、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
五十六、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五十七、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五十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五十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六十、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潜书·讲学》
六十一、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韩非子·喻老》
六十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六十三、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傅玄《傅子·通志》
六十四、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六十五、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改过》
六十六、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下》
六十七、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六十八、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七十、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荀子·荣辱》
七十一、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贾谊《新书·审微》
七十二、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
七十三、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
七十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七十五、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七十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七十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七十八、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七十九、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伊训》
八十、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覯《易论第九》
八十一、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八十二、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八十三、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 。—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八十四、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八十五、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八十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八十七、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八十八、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
八十九、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
九十、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
九十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九十二、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