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从胃幽门到肛门,肠道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 。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肠道既强大又脆弱,它身负多重功能,又易受多种疾病困扰 。

文章插图
尤其夏季到来,撸串聚餐的频率大大提升,本就“爱闹脾气”的肠道容易不堪重负,此时更应注意给肠道“减负” 。
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生命时报》邀请消化科专家,教你护好肠道,不让这个脆弱的器官受伤 。
受访专家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蒋绚□消化内科医师 于旭彤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主任 刘思德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曾庆敏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赵立平
肠道不但“搬运”食物、排出代谢废物,肠黏膜中还广泛分布着神经网络结构,它们是指挥肠道运动、吸收、内分泌、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 。
免疫系统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防守系统也驻扎在肠道,仔细分辨对身体有害的细菌 。

文章插图
肠道身兼数职,高强度的工作也让它一言不合就爱“发脾气” 。
肠道“激动”,有什么后果?
肠道中有几千种细菌,重达1.5公斤,总数比人体自身细胞还多10倍 。
- 如果肠道健康,致病菌会受到有益菌群的抵抗,随大便排出 。
- 如果肠道闹脾气,屏障功能受损,致病菌就会突破肠黏膜的保护屏障进入身体各处,继而引发多种疾病 。
研究发现,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在内的50多种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教授梅耶·梅尔博士研究发现,肠道内的微生物还与自闭症、抑郁、焦虑等有关,迷走神经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 。
正是因为肠道承担着人体中很多重要的角色,很多疾病会在这里发生 。
◎大肠息肉
肠道息肉就像身体里的一枚“定时炸弹”,应该尽早“拆”除 。
如果在息肉腺瘤阶段就将其斩草除根,能有效防止肠癌 。如果未切除肠道息肉,患结直肠癌的几率将增加4倍左右 。

文章插图
患者一般无症状,可能出现轻微或不典型的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另外还可能有便血、黏液血便等 。
◎炎症性肠病
这类疾病虽然可在胃肠道任何部位发生,但一般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其中以18~30岁和70~80岁为高发年龄段 。
患者也会有腹痛、腹泻等问题,但症状更为严重,同时也可能合并有发热、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等 。
◎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及早发现、及早诊断是控制大肠癌的关键 。
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值得注意,比如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带血及黏液,有时患者会有便秘、腹泻、中下腹部疼痛等情况 。
- 点淘为什么不显示粉丝标
- 什么胶原蛋白比较好 何为好的胶原蛋白
- 话说眼睛有痣需不需要去掉治疗
- 批捕后一直证据不足会如何
- 淘宝高客单价店铺怎么打造
- 淘宝省钱专区搜索不到商品是为什么
- 在雇工合同中约定“工伤概不负责”是否有效
- 月季花的花骨朵怎么不开放
- 劳动合同不续约赔偿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 鼻子上长毛好不好 一根鼻毛特别长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