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监护人法律的规定有哪些

申请变更监护人是指被申请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 , 或者不服有关组织指定的监护人且又未在法律规定期限内起诉的;
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员或者有关单位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变更被申请人的监护人 。
变更的程序为:

变更监护人法律的规定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现有监护人无法履行、不履行监护职责 , 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 这是能变更孩子监护人的前提条件;
(二)需要有人提起变更孩子监护人的诉讼请求 , 这包括孩子生父母 , 长期抚养孩子的祖父母等等 , 必须是与孩子生活非常亲密的亲属或组织;
最后 , 就是法院根据具体情形 , 从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原则出发 , 做出变更孩子监护人的判决 。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 , 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 , 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