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风水留题 潼南风水留题地( 三 )


虽然,隐居的生活十分恬淡,但他毕竟是吕大器,始终胸怀天下 。“在昔田殷腴,不力获自利 。只今译易竭,农务徒劳绩 。”民间疾苦,他是看在眼里的 。这也很好解释了,他为何在推辞之后,又奉诏就任 。
在南明前期,吕大器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次挽狂澜于既倒,其至死都在高呼“雪耻除凶,刻不容缓”!
D 清代张问安:“涪江似湘江,波流自然碧”
清代遂宁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是一支兴盛时间长达两百年左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重要影响的大家望族,人称“清代蜀中第一家”,张问安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
张问安(1757年—1815年),号亥白,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乾隆举人,祖籍四川省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清初贤相张鹏翮玄孙、大诗人张问陶(号船山)兄 。
张问安一生六次应乡试,七次应会试,止步于举人,仕途上颇为失意 。但在诗歌方面却很有建树,与船山并称“二雄”,撰有《亥白诗草》 。
在屡试不第之后,张问安开始寄情山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到过岭南、苏杭、荆楚、齐鲁、中州、三秦、燕赵等地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遍览名山胜水的过程中,他的诗艺也日益精进 。
张问安是到过潼南的,并且不止一次 。在一个傍晚,抵达潼南玉溪时,他写下了《晚次玉溪口》一诗:“岳云岭树海迷茫,梦里黄牛峡气长 。破险到来成一笑,回头六百八滩长 。”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黄昏天灰蒙蒙的,山岭和树若隐若现,想起一路上险滩颇多,但只要挺过来,一切都可付之一笑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的积极乐观心态,笔法细腻,结构完整,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
《涪江道上》亦是张问安路过潼南时所作:“疏林摇曛黄,天寒远沙退 。旷野不逢人,昏鸦立牛背 。水凫接天飞,回翔下薮泽 。涪江似湘江,波流自然碧 。”
很明显,这首诗作于深秋时节,树叶已经枯黄,已能感觉到逼人的寒气 。旷野之上,不见一个人,只有一只乌鸦站在牛背上 。诗人孤独的心绪,通过曛黄、旷野、昏鸦等意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然而,诗人似乎并没有过多沉溺在这样不佳的心境中,转而又欣赏起自然而碧绿的江水来 。
从张问安在潼南写下的这两首诗来看,他的作品走向不是单一的线性发展,其内心世界的变化趋于复杂,这使得他的诗具备了很多的可能性 。
张船山赞张问安“前身原是杜陵翁,怪底诗名一世雄”;清代学者李星根《张亥白先生传》云:“兄弟竞爽,旗鼓相当,虽天才雄放,文采风流,照应四国,若稍稍逊乃弟一筹 。至于抚山范水,刻画杜陵,唐突康乐,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殆有过之,无不及焉 。”
(全媒体记者王锡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