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泥鳅养殖的水质要怎么管理?

高温来袭 , 气温急剧提升 , 池塘水温也提升很快 。鱼作为变温动物适应性较差 , 容易引起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风险 , 把高温期鱼塘管理要点与大家分享 。

高温季节泥鳅养殖的水质要怎么管理?

文章插图
一、适当地加深水位 , 让鱼类有躲避高温、安全避暑的环境 , 一般苗塘水深应在1.5米以上 , 成鱼池保持在2米左右 。由于水位过深 , 阳光照射不到池塘底部 , 而且热成层的形成阻断了水体的上下对流 , 易造成水体分层 , 所以晴天上午必须开动1-2小时的增氧机 , 打破热成层 , 促进水体上下交换 。
二、由于表层水温过高、底部水温较低 , 所以鱼类易于发生应激反应 , 在中午鱼吃食前10-15分钟开动增氧机 , 减少表层与下层温差 , 降低鱼的应激反应造成的鱼摄食不稳、窜跳现象 。
三、高温下鱼的生理活动代谢旺盛 , 吃食旺盛 。22-28℃水温生长最快 , 一旦水温超过30℃(鲤鱼)-32℃(草鱼)鱼的消化吸收会受到影响 , 饲料转化率就会降低 , 饲料系数就会升高 , 所以可以通过加注新水开动增氧机等方式 , 使鱼类尽量处于适温范围内 , 利于健康生长 。
四、高温下鱼摄食旺盛、代谢加快 , 可以增加投喂次数 , 少量多次投喂更利于鱼的消化吸收 。一般每天四次投喂 , 间隔时间在2-3小时 , 掌握在八成饱左右 。根据天气、水质情况适当增减投喂量 。
五、水温高 , 细菌寄生虫繁殖速度快 , 鱼容易患各种疾病 , 要注意经常保持良好水质 , 做好鱼病预防工作 。定期泼洒改底调水药物 , 定期消毒、杀虫防止疾病蔓延 。建议每次消毒2-3天后向池塘泼洒益生菌 , 形成生态竞争优势 , 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 分解池塘中的含氮废物 。
六、由于鱼的摄食量大增 , 再加上高温期水质易于恶化 , 鱼的肝胆承受很大的压力 , 所以建议定期内服保肝利胆药物 , 增加鱼的消化能力和抗病能力 。
七、高温天气泼洒药物应注意:水温超过30℃时 , 应谨慎用药 , 水温每升高10℃ , 药物毒性增强2-3倍(如硫酸铜等) , 泼药尽量避开午间太阳直射时泼药 , 一般选在早上8:00-9:00或下午4:00-5:00 , 并注意做好增氧措施 。泼药后1-2小时内应观察鱼的反映情况 , 有异常状况及时处理 。
八、高温季节尤其是水温超过30℃应减少施肥 , 利用益生菌改良水质 。
九、高温季节 , 缺氧、浮头鱼耗氧量增加 , 缺氧浮头易发生 , 应做好巡塘工作防患于未然 。
十、高温季节出热水鱼应注意:选择在清晨温度较低时进行 , 捕捞时收网出冲井水降温 , 小心快捷操作 , 捕捞前池塘泼洒抗应激药物 。捕捞后池塘立即消毒防止疾病蔓延 。由于捕捞搅动池底 , 耗氧增加 , 应预防缺氧浮头事故发生 。
初夏季节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随着近期短暂降雨 , 气温逐渐回升 , 池水蒸发量加大 , 因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浓度升高会导致水质恶化概率增大 。为保证泥鳅能健康度夏 ,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