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稻田泥鳅养殖饲养方法( 二 )


二、放养:
放养时间一般在五月份上中旬 。投放密度为1500—2000尾/平米,条件好的可以稍加大密度 。将运输来的鳅苗在上风处缓慢放入网箱内 , 注意不要把水搅浑 。放养时袋内水温与池水水温差要小于2°C , 为避免应激性 , 可将尼龙袋置于池内水面20分钟 , 使袋内外水温一致后再将苗放入暂养池 , 暂养半天后再入池 。泥鳅的自然繁殖方法简便 , 泥鳅喜在雷雨天或水温突然上升的天气产卵 , 产卵多在清晨开始 , 至上午10时左右结束 , 产卵过程需20-30分钟 , 产卵时亲鱼追逐激烈 , 高峰时雄鳅以身缠绕雌鳅前腹部位 , 完成产卵受精过程 , 产卵后 , 要及时取出粘有卵粒的鱼巢另池孵化 , 泥鳅的人工繁殖方法与家鱼相同 , 使用的催产剂种类与剂量按每条雌鳅计 , 分别为:鲤鱼垂体0 。
三、饲养管理(分前期培育和后期培育):
1、前期培育:
鳅苗孵化出2—3天后 , 就进入鳅苗培育阶段 。因鳅苗孵化出后2-3天卵黄被吸收 , 此时是鳅苗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变的关键 , 必须开口摄食 。培育池的水为黄绿色 , 以有机肥作基肥 , 追肥为过磷酸钙 , 尿素 , 碳铵等 , 并结合泼洒豆浆 , 培育浮游生物 , 提供适口饵料 。原则是少量多次 , 水深控制30—40cm , 透明度20cm左右 。
2、后期培育:
当规格达到2cm后 , 进行筛选分池 。密度为100-150尾/m2,加深水位至50cm , 可投喂人工配制的饲料如糠饼 , 菜饼 , 麦麸及菜叶等 , 并添加适量微量元素 。定时上下午各一次 , 定点投喂 。日投喂量为鳅的体重5%—10% , 以2—4小时吃完为度 , 视水质 , 天气 , 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水温25—27°C摄食特别旺盛 。当气温超过30°C或低于12°C , 应少投或停喂 。每天观察泥鳅的活动情况 , 有无浮头现象 , 有无病害发生等 , 每3天换水一次 , 气温30°C上应加盖遮阳网(防止夏眠) , 通过25—30天的培育 , 当全长达5—8cm时就可转为成鳅养殖阶段 。
由于泥鳅养殖后期生长速度慢 , 养殖量翻倍 , 而养殖户一再惜售 , 导致养殖成本不断被提高 , 田埂四周要加高加固 , 用1m高以上的密眼网拦好 , 以防逃跑 , 进水口应选在田埂的最上部 , 以便冲水 , 而排水口应选在田埂的处 , 同时稻田中应多挖几个面积在2-3㎡ , 深50cm左右的土池 , 作为夏季高温或施农药化肥时泥鳅的栖息之所 。
四、饲养管理(分为早期养殖和后期养殖):
1.早期的培养:
泥鳅苗孵化2-3天后 , 泥鳅苗进入繁殖阶段 。由于泥鳅幼苗孵化后2~3天蛋黄被吸收 , 是此时泥鳅幼苗从内源营养向外源营养转化的关键 , 必须用嘴来吃 。养殖池水为黄绿色 , 有机肥为基肥 , 过磷酸钙、尿素、碳酸氢铵为顶肥 。原理是小次数 , 水深控制30-40cm , 透明度20cm 。每10万株泥鳅苗磨成20公斤豆浆 , 加入0.5公斤大豆 , 早晚各浇一次 。
2.后期培养:
当规格达到2cm时 , 进行筛选和细分 。密度为100-150尾/m2 , 水位可加深至50cm 。可添加麸皮饼、蔬菜饼、麦麸、蔬菜叶等人工饲料 , 并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 。下午固定时间一次 , 固定喂食 。每日摄食量为泥鳅体重的5-10% , 摄食时间为2-4小时 , 视水质、天气及摄食条件而定 。水温为25-27℃ , 饲养尤为强烈 。当温度超过30℃或低于12℃时 , 应少浇或停止喂料 。观察泥鳅的运动,在每,找到缺氧WuBingHai,每3天换水一次,依法追究30°C的温度做的遮阳网(防止冬眠),通过25-30天,5-8厘米的总长度可以变成鳅繁殖阶段 。修建池塘地势要稍高 , 排水方便 , 且夏季洪水季节要不被淹没 , 建成后的泥鳅池塘蓄水深度一般保持在1-1 , 池塘埂的高度以池塘养殖所需水位而定 , 一般比水位高度再高20-30厘米 , 在开挖之前 , 能用旋耕机把地耙一遍 , 然后在开挖 , 这样 , 泥土松软 , 对保水同样有利 , 对于稻田田埂已经比较牢实的 , 也可以采用人工将田埂适当的加高加宽即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