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一种淡水鱼类 , 广泛分布于鲤科、鲤亚目、泥鳅科和泥鳅属 。肉质细嫩 , 营养价值高 , 食用蛋白质含量约20% , 是国内外最畅销的水产品之一 。泥鳅对环境适应性强 , 饵料来源广 , 管理方便 , 适合农村家庭进行养殖 。泥鳅属于底栖鱼类 , 常生活在稻田、池塘、湖泊和河流的底部 。对于一些新手养殖户在进行养殖泥鳅时要注意一些问题 , 下面就来学习下养殖泥鳅的注意事项吧!泥鳅虽然好养,如何保持良好的繁殖快,不挑食,或脏,更多生活在相对较浅的生命之水,郁郁葱葱的湿地,潮湿的环境中生活,草地土壤的主要食物,木头,死昆虫,各式各样的碎片为主,适应生活在强大的恶略的环境,比较容易,但在早期为了提高存活率,泥鳅养殖池也进行消毒处理,低池可以做到,放入少量石灰粉 , 达到消毒的目的 , 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

文章插图
一、池塘的的选择
1.养殖池的要求:
充足的水源 , 淡水 , 无农药等污染 。进出水方便 , 排水系统应分开 。碱是中性或微酸性的 。农场周围环境安静 , 供电设施正常 。
2.养殖池建设:
苗圃面积50-100平方米 , 不宜过大;池深80-100cm 。夯实池壁 , 确保无渗漏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可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池壁 , 以保护水和防止泄漏 。池底大约还有20厘米厚的淤泥 。进水口和出水口用塑料网堵住(或用120目网布包裹) , 有害生物随水进入繁殖池 , 换水时随水出苗 。排水口采用可移动接口装置 , 可任意调节和控制水深 。整个农场四周使用石棉瓦或铁丝网围篱 , 防止蛇、老鼠等大型敌机进入繁殖区 。
3.水池清洗消毒:
泥鳅苗入池前15天左右 , 对池进行清洗 , 检查孔洞有无渗漏 , 疏通排水管 。沥干池水 , 将池水晒5天 , 池底呈白色 。将泥鳅苗放入池塘前7天 , 取10cm水 , 在水合浆中加入100-150kg/667平方米生石灰 , 喷淋整个池塘 , 彻底杀灭潜在病原体和野生混鱼 。这一环节非常关键 , 直接影响到幼苗的成活率 。
4.水的质量:
泥鳅苗入池前4~5天 , 将30cm的水注入育苗池 , 进水口用120目筛网布过滤 。同时 , 采用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如添加40kg/100平方米牛粪) , 以丰富水质 , 及时为泥鳅苗提供天然饵料 , 提高池塘中泥鳅苗的成活率 。这一环节必须在正确的位置 , 这是提高泥鳅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
5、试水和拉网:
在鳅苗下塘前1天 , 要进行试水 , 以检查池水中清塘药物的毒性是否消失 。方法是用容器取池中的水适量 , 将待试的正常鱼苗放入其中 , 观察8小时看其活动是否正常 。有条件的还可以拉网以清除池中可能存在的少量蛙卵 , 小杂鱼及其他敌害生物 。
6、培育池中预先支好一个2—3平米的鱼苗暂养箱 。
池塘要靠近水源 , 以便定期加水 , 面积一般以200-400㎡为宜 , 不要过大 , 面积不得超过1亩 , 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 , 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 , 经10天左右的培育 , 鱼苗长到1厘米时即可转入到鱼种池中饲养;密度小的可留池培育 , 过一月左右鱼苗长到3厘米上下时再转入到鱼种池 , 也可直接放入稻田、池塘或坑函中进行成鱼饲养 。
- 温室大棚养殖泥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正宗的泥鳅苗一万尾一般要多少钱?
- 稻田可以养泥鳅吗?
- 现在大棚怎么养殖泥鳅?
-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技巧有哪些?
- 泥鳅池塘搭建和养殖技术有哪些?
- 泥鳅吃多了会浮水么?
- 一亩地泥鳅养殖利润有多少?
- 无土泥鳅养殖一亩下多少苗?
- 泥鳅养殖技术大全一般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