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养殖泥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二 )


3、设置温室大棚后坡仰角
一般情况下,后坡都是面朝北 。后坡仰角建成45度左右,可以增强后坡的受光蓄热能力 。增强保温性 。
二、提高温室的可利用面积
温室大棚的投入一般都比较高,那么怎样使投入小,利润高呢?适当的增加跨度和厚度,只要增加一小部分投入,却可以使室内面积扩大许多 。比如,对于100米长,10米宽的温室大棚来说,温室向南延伸1米的话,可以利用的面积就会增加11% 。而脊高只需增高20厘米即可达到比较理想的屋面角 。增加温室大棚的长度也是减少投入、扩大种植面积的一种办法 。更主要的是室内空间增大后,温度变化平稳,尤其是夜间降温速度慢 。
三、温室大棚的薄膜覆盖面要保护好
白天接受日光照射,受温面积最大的是薄膜覆盖面,夜间最大的散热面也是薄膜覆盖面 。因为薄膜覆盖面得面积较大,所以薄膜覆盖面的保温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要做好薄膜覆盖面的保护工作 。
泥鳅的饲养管理有哪些?
一、泥鳅养殖技术的四要点
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看好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池塘、稻田、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
一、池塘条件
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面积一般以200~400平方米为宜,不要过大,最大面积不得超过1亩 。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 。池底要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 。为方便捕捉,可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6~8平方米的集鱼坑 。
池塘最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一般水深在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
二、苗种放养
池塘养殖成鳅,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鳅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鳅吃小鳅 。苗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 。鳅种下塘时用孔雀石绿8毫克/公斤浸洗5分钟,以防水霉病发生 。
三、饲养管理
1、施足基肥
泥鳅的食性较杂,水体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 。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畜、禽粪均可),以繁殖饵料生物 。一般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0~15公斤 。
2、饲养方法
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米糠、豆饼、豆渣、麦麸、酒槽等 。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在25~28℃时,泥鳅摄食最旺,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 。投喂方法应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投饵为宜 。
3、日常管理
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大部分钻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 。此外,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四、捕捞方法
1、冲水捕捞法
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一条特制的鱼网,鱼网的长度可依进水口的大小而定,预先将网设置好,再放微流水刺激,泥鳅就会逐渐聚集到进水口附近,观察到有一定数量时,迅速将网提起,此法捕获效果较好 。
2、食饵诱捕法
把炒香的小麦粉放在一种特制的竹笼内,将竹笼沿池塘四周放置,引诱泥鳅入笼 。此法一般在晚上进行,水温在25~28℃时诱捕效果最佳 。
二、成鳅的饲养管理
1 .水质管理
静水饲养泥鳅,水质要清新 。水质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 20 一 25 厘米;当水色开始变成茶褐色或黑褐色时,必须换水,以免夜间溶氧不足 。流水养泥鳅时,以微流水为主,流速、流量均不宜过大,水流过大过急,不仅使饵、肥流失,最不利的是使泥鳅体能消耗过大,增重较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