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跨境电商是一片新蓝海 跨境电商市场蓝海泛红

互联网的敏锐性,让一些产业一旦开始就迅速进入了残酷的竞争淘汰阶段 。比如跨境电商:2013年,国家出台明确的支持政策;2014年,一批跨境电商平台纷纷成立,包括大背景的天猫国际、京东海外购、亚马逊海外购,以及洋码头、蜜芽宝贝、蜜淘等获得巨额融资的创业型跨境电商平台;2015年1月,同样是互联网巨头的网易上线"考拉海购"(kaola.com),具有物流优势的顺丰几乎同时推出海淘业务……一个新的蓝海从出现到竞争加剧,用时不到一年 。
今年3月5日,巨头亚马逊放下"架子"进驻天猫,更让人看到了跨境电商行业的结局:虽然这一行的进入门槛很低,但是最终玩得起玩得好的还是那几个"高富帅" 。
市场是新的,巨头是旧的

很多人说跨境电商是一片新蓝海 跨境电商市场蓝海泛红

文章插图
如果只是看数据,市场其实容得下那么多的跨境电商:2014年,中国内地的"海淘族"数量由2013年1800万增加到2000万,消费额从2160亿元增加到10000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市场,而且其增长速度十分可观 。
海淘的物品主要集中于国内外安全品质悬殊、或差价极大的母婴用品、护肤化妆、衣服鞋包,以及奢侈品 。由此国内也兴起了母婴、美妆领域的垂直电商,如蜜芽宝贝、蜜淘等 。
随着跨境电商的崛起,生态系统的逐渐完善,传统的海淘和代购渠道已经走向衰落,"海淘族"转向快捷的跨境电商平台已经是必然 。但这并不证明大家的机会是均等的,对于这帮跨境购物的新人来说,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选择去哪个平台购买?这里无非有几种可能性:
一个是消费者本身就已经熟悉或者习惯了的平台 。比如天猫、京东等,它们只需在网页上提供一个入口,巨大的流量就会分流进去 。事实就是如此,天猫首页有着明显的"天猫国际"选择栏 。连作为竞争对手亚马逊也不得不考虑现实,入驻天猫 。
二是具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和导流能力的平台,比如背靠网易7亿用户的"考拉海购",其公测期就引入了大量关注和流量,而且以"正品"和"低价"拉开了竞争差异,商品方面则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热门品类 。而顺丰、苏宁易购、1号店等平台也从各自优势出发,分别推出顺丰海淘、苏宁海外购、1号海购等,争相布局跨境电商业务 。
相对来说,创业型的新平台想要引入用户就变得不太容易了,很可能陷入持续烧钱的循环当中 。最近,新型的跨境电商们围绕着纸尿裤等母婴用品掀起的价格战即为例子 。后期网易考拉海购、天猫国际等大型平台不同程度的入局,都淡化了这些小兄弟们对用户的吸引力 。
事实上,不少新兴的创业者已经感受到来自巨头的压力,蜜芽宝贝创始人、CEO刘楠曾说,蜜芽在初创时期就收到了来自大型B2C网购平台的提议:"要不然就让我投资你,要不然我就打你" 。此前还有消息传出,京东曾考虑过投资洋码头 。
同样,不同于刚起步时的"前途一片光明",现在,跨境电商的创业公司在去找投资的时候,都绕不开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你们怎么和天猫、京东等巨头竞争?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市场一旦被巨头盯上,那么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难以扩展 。选择被收购?在大平台上开店安家?还是烧钱继续做独立平台?这是一个有关生与死的问题 。
模式之争:谁更胜一筹?
互联网的"高富帅"们不缺用户、流量、资金、数据和信誉 。其他企业为了快速壮大,只能不断融资 。今年1月份,洋码头完成B轮1亿美元的巨额融资,摆脱了"多次融资被拒绝"的尴尬 。去年,蜜淘和蜜芽宝贝两家创业公司分别拿到了3000万美元和6000万美元的投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