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桐柏宫
桐柏宫在县城西北12.5公里的桐柏山上,成立于吴赤乌元年(238),由孙权遣葛玄开创 。此地九峰环抱、碧溪前流、连山峨峨、四野皆碧、茂树郁郁、四时恒青、高道踵至、仙真云集 。桐柏宫在古代又称金庭洞天,北宋邑人张伯端把修炼的过程写成《悟真篇》,他提出的性命双修理论影响到北宗全真派及宋元以后道教的发展,故而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 。清雍正帝敕令重修桐柏观,并敕封桐柏观为“桐柏崇道观” 。
【桐柏宫历史】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桐柏宫,是道教南宗的祖庭 。桐柏宫始建于三国吴时期(公元239年),也就是说在天台县立县前桐柏宫就已经存在了,是孙权授意葛玄所建 。在宋代时,达到鼎盛,曾有36宫72院围绕在桐柏山头,元末毁于大火,清雍正帝敕造桐柏观,赐名:桐柏崇道观 。
1959年,为造桐柏水库,桐柏宫被淹在了水库底,众道士就暂时栖居在鸣鹤观,没想到一居就是半个多世纪 。但是,半个多世纪来,桐柏宫的道长们从未放弃过重建新宫的愿望 。2008年,新桐柏宫终于完成奠基,开始兴建,目前,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道教南宗也将随着新宫的建设完工而翻开新的篇章 。

文章插图
【道教历史】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其思想渊源于西汉时的黄老道 。东汉顺帝时(126-144年间),张道陵创立天师教(俗称五斗米道),可以说从那时候开始就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道教 。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主张神仙信仰 。千百年来来,道教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广博的包容性和历史的传统性之特点,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乃至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与佛教的来生轮回理论不同,道教崇尚神仙论,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目标,(太极、八卦、乾坤、两仪都是一种平衡、和谐的表现形式) 。提倡的是个人的长生久视、得道成仙 。在日常的修为中,道教不仅尊道而且贵德,认为“道”是体,是事物运转的规律性;“德”是用,是遵行这个规律的标尺 。故道教主张出世不忘众生疾苦,入世不计个人得失,体道修德,功德成仙 。
在道教的发展史中,随着时代与地域发展的变化,道教也产生了诸多流派 。12世纪以后(宋代),道教逐渐分为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派系 。两大派系的区别是全真派的道士出家,在宫观内过丛林生活(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全真教王重阳、全真七子这些人物,往往都穿道袍),不食荤,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lù),主张“性命双修”,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正一派道士一般有家室,不忌荤,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消灾) 。桐柏宫属全真教,所谓的南宗就是全真教在地域上分南北两宗,就像佛教禅宗也分南北两宗一样,总的修行宗旨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修炼方式、理论参习中会有所不同 。
南宗期间,紫阳真人张伯端创立了道教南宗,代表作《悟真篇》结合儒释道三大典籍之精髓,为道教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支派 。

文章插图
【新宫介绍】
自从桐柏宫被淹水底后,道士们就一直四方奔走,募集善款,修建新宫 。2008年,新桐柏宫完成奠基,现在我们看到新宫已经完成主体建筑,依山傍水,风水奇好,随着新宫的落成,道教南宗也将更清晰地走入人们的视线,发扬光大 。
- 山下火命的人有阴阳眼运势如何
- 山下火命的人在适合在异地生活创业吗
- 山下火命人什么颜色会好运
- 山下火命的人用这些办法可以防小人
- 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了哪里 孙悟空被压在什么山下
- 山下火命爱情里最忌讳的是什么
- 山下火命的人和饿火命的人在一起合适吗
- 山下火命人家里摆放什么风水物好
- 山下火命好不好 山下火命与什么命最克
- 大林木父母和山下火孩子 大林木和山下火怎么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