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房客不是人 家有柜客全集


红入桃花嫩 , 青归柳叶新 。早春时节 , 地处京郊的怀柔科学城春意盎然 , 生机勃勃 。这里集纳国之重器 , 汇聚四海英才 , 正全面进入到建设与运行并重新阶段 。科技设施平台集群初步形成、科技创新成果渐次显现、综合保障体系加快构建、“聚人气、聚科研气”形成良好态势……长城脚下、雁栖湖畔 , 科学的种子在怀山柔水播耕 , 在阳春时节萌芽 。
怀柔区委书记、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郭延红表示 , 要坚持百年科学城、奋斗每一天 , 融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者一体 , 助力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 实现“展翅腾飞看怀柔”的愿景 。
近日 , 记者走进位于科学城腹地的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和人才公寓“凯利特” , 探寻科学城里“春天的故事” 。
故事一:从“书架子”到“货架子”
“做科研工作 , 要么能上‘书架子’ , 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成果 。要么能上‘货架子’ , 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 , 造福民众 。两个‘架子’都上 , 那是最好 。”秉承着所长、首席科学家王中林的科研理念 ,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以下简称纳米能源所)别有一番“洞天” 。
纳米能源所于2020年整建制从北京海淀迁入怀柔科学城 。在科研楼一层布置一新的展厅内 , 记者见到了纳米能源所未来的“货架子”:覆盖能源、传感等多领域的数十项创新应用让人目不暇接 。
“这个模型演示的是‘蓝色能源’应用项目 。”展厅讲解员面前一个约一米见方的水池内 , 多个小球发电单元相互链接成网 , 置于水面上 。随着模拟的“海浪”一起一伏 , 与小球连接的LED灯也被点亮 。
“它演示的是摩擦纳米发电机在海洋波浪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应用研究 。”讲解员介绍 , 这项技术将为人类打开“海洋发电”的大门 。在“海浪”的驱动下 , 16个小球可以输出约10微安电流 , 点亮约100个LED灯 。
纳米能源所是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联合共建的新型科研单元 , 筹建10年来 , 主要在压电电子学、压电光电子学、纳米发电机及微纳能源、微纳自驱动传感等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 。
“十年从无到有 , 好比一棵大树从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 。”纳米能源所所长助理李伟介绍 , 目前 , 所内已具备较为全面的学科布局与科研力量 , 共有28个研究组和包括2名院士、2名国家杰青学者在内的100余名全职科研人员 , 同时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近2000篇学术论文 。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 , 纳米能源所发起“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等权威会议 , 创办了较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 在纳米能源领域有了自己的一方阵地 。
“书架子”初具规模 , “货架子”却非易事 。
李伟坦言 , 科研机构“做科研、搞学术”是专长 , “搞产业化、对接市场”则是目前需要提高的能力 。为此 , 所内着力打造“一体两翼”格局 , 即产业与科研并重 。“纳米能源所设立产业专项 , 将产业成绩置于与学术成绩考核同等重要的地位 , 鼓励产业创新 , 同时还有资金上的支持 。”李伟说 。
纳米能源所产业办副主任申彩霞说 , 目前 , 纳米能源所已通过技术成果作价入股等方式 , 在怀柔区注册成立了5家公司 , 其中4项新产业化推进专项获得支持 , 申请获得10个注册商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