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防治方法:用0.2ppm的二溴海因全池泼洒,连续3天~4天 。
六、打印病
1、主要症状:病灶浮肿、红色,呈椭圆形、圆形,患处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过印章,主要流行于7月~9月 。
2、防治方法:(1)用1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用0.3ppm的溴氯海因全池泼洒 。
七、车轮虫病
1、主要症状,车轮虫一般寄生于泥鳅的鳃和体表 。泥鳅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 。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死亡 。流行的季节为5月~8月 。
2、防治方法:(1)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2)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两者的比例为5∶2)合剂全池泼洒,浓度0.7ppm 。
八、三代虫病
1、主要症状:寄生在泥鳅体表和鳃,主要流行于5月~6月,对幼苗危害较大 。
2、防治方法:采用浸泡法,小池子可全池浸泡,大池需将泥鳅集中于一角,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浓度为20ppm,浸洗时间15分钟~25分钟 。
九、侧殖吸虫病
俗称的"闭口病"即是侧殖虫病,被感染泥鳅生长停滞,解剖后可见大量吸虫积于前肠部位,肠内无食 。
防治方法:清塘,彻底消毒;消灭螺类及其它野杂鱼类 。
十、三代虫病
由一种胎生单殖类吸虫引起的鱼病,又称环指虫病 。虫体呈纺锤形,体前端有 4 个黑点,体后端有一固着盘,盘上有一对大钩和数对小钩 。此虫三代同体,在成虫体内可见子代和孙代的胎儿雏形,故名为三代虫 。
【 症状 】 病原体寄生在鱼体体表或鳃部,可致鳅种死亡 。
【流行时间】每年 5 一 6 月份 。
【预防措施】用生石灰清塘杀虫,以及在鳅种放养前用 5 % 食盐溶液浸洗 5 一 10 分钟 。
【 治疗方法 】 发病后,每立方米水用 2 一 3 克高锰酸钾;或每立方米水用 0 . 5 一 0 . 7 克晶体敌百虫化水全池泼洒 。
十一、小瓜虫病
为多子小瓜虫寄生 。
【症状 】 肉眼观察,病鳅在皮肤、鳍、鳃上布满白点状孢囊 。
【防治方法】体有小瓜虫的病鳅,可每立方米水用高锰酸钾 10 一 20 克,浸泡15一 20 分钟 。养鳅池发此病,可先每立方米水用高锰酸钾 5 一 7 克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每立方米水用甲醛溶液 20 一 30 毫升溶水全池泼洒;第三天换入洁净水 1/2左右,或者每立方米水体用硫代硫酸钠 1 . 5 克化水全池泼洒;第四天每立方米水用聚维酮碘(含有效碘 1 . 0 % ) 1 一 2 克化水全池泼洒 。
十二、曲骨病
因孵化时水温异常,以后的饲养中又缺乏维生素而致 。
【 症状 】 鳅体脊椎骨弯曲,细小 。
【 防治方法 】 保持良好的孵化水温,并在以后的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 。
十三、气泡病
因水质变化,水中氮气或其他气体过多所引起 。所以,在培育鳅苗时,应避免投饵过多或用肥过量 。
【症状 】 鳅体肠肚膨胀,身体失去平衡 。不由自主地浮在水面,时间长了就死亡 。
【 防治方法】平时多加注新鲜水 。发此病后,赶紧换水,其换水量在 1 / 3 以上 。
十四、生物敌害
敌害种类有水蛇、鸟、凶猛鱼类、青蛙、水鼠、黄鳝、鳖、水蜈蚣、红娘华等 。
【 防治方法 】 在放养鳅种前彻底清塘;饲养管理期间,要及时清除生物敌害,特别是鳅苗、种池的管理要加强 。对水蜈蚣、红娘华的清除,每立方米水可用 95 %的晶体敌百虫 0 . 5 一 1 克化水全池泼洒;对水蜈蚣,也可在水蜈蚣聚集的水草、粪渣堆处,按每平方米泼洒 2 一 3 克的用量,进行杀灭,效果较好 。对于水蛇,用硫黄粉来驱赶,效果十分显著 。方法是:池塘用药按每亩用硫黄粉 1 . 5 千克,将其撒在池堤四周;稻田用量为每亩 2 千克硫黄粉,在田埂四周撒 0 . 75 千克,鱼沟、鱼溜边撒 0 . 5 千克,田中撒 0 . 75 千克 。
- 中蜂分蜂时间是什么时候?
- 泥鳅无土养殖要注意什么事项?
- 稻田养泥鳅怎么养?稻田养泥鳅技术分析
- 养殖黄鳝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 2022养殖一亩小龙虾有多少利润怎么计算合适?
- 2022-2022年养殖小龙虾还会有市场吗?
- 如何改建稻田养殖小龙虾?
- 2022年青虾养殖前景及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发展趋
- 附草图 新手稻田养殖小龙虾不知道沟要怎么挖?
- 中蜂蜂王养殖技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