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雏鸡饲养管理
雏鸡的声张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 。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
1、饮水与开食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 。一般喂水先于料 。水温以32度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 。头2天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 。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刺激食欲 。一般开饮后可开食 。把开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雏鸡的消化力差,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 。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 。喂料时要定时定量,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 。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不足时会影响雏鸡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 。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
2、环境温度与湿度 。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 。以育除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度;3-7日龄是32-34度;第2周为30-28度;第3周为28-26度 。育雏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度,夏秋季每周小降3度,降至21度为止 。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 。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 。湿度过小、干燥会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 。
3、注意分群,加强巡查 。强弱雏鸡和病雏要分群饲养,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 。对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 。经常巡查鸡群,其意义有三点:
①通过观察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
②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活动、粪便状况中发现和诊治疾病;
③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
五、生长鸡饲养管理
生长期的鸡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 。饲养目的是使鸡得到充分的发育,为后期的育肥打下基础 。
1、饲养方式是放牧结合补饲 。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公母鸡分群饲养 。一般鸡羽毛长得较漫,争斗性强,对蛋白质及其中的赖氨酸等物质利用率较高,饲料效率高 。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增重慢,饲料效率差 。公母分养有利于提高整齐度 。生长期采用定时补饲,把饲料放在料槽内或直接撒在地上,早晚各1次,吃完为止 。
2、驱虫 。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 。主要是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 。可使用驱虫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 。第1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 。第2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1片 。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把药片磨成粉,再与饲料拌匀进行喂饲 。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 。第2天早上要检查鸡粪,看是否有虫体排出 。并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食虫体 。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上可以同等药量驱虫1次 。
六、土鸡日常管理
1、温度和湿度的管理 。雏鸡的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弱,雏鸡的体温与雏鸡对饮水、消化的吸收以及环境的温湿度有着密切的关联,调整好适宜的环境温湿度,有利于雏鸡对自身卵黄的吸收,同时能促进雏鸡内脏和鸡体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抵抗力,减少鸡病的发生 。
2、注意鸡舍内鸡只的密度 。鸡群密度对于调控温度有一定的作用 。夏季温度升高时,鸡的新陈代谢更加旺盛,鸡只呼吸频率加快,鸡只密度大则会加速有害气体聚集,且不利于散热降温,导致鸡舍环境质量更加恶劣 。进入夏季时,散养土鸡场可以适当的减少鸡群密度,以保持鸡舍空气质量平衡 。
- 散养蛋鸡1000只成本利润有多少
- 散养蛋鸡1000只成本利润大概是多少
- 3000只蛋鸡养殖一年的利润有多少?
- 散养1000只鸡一年成本大概要多少?
- 2022养绿壳蛋鸡赚钱吗
- 现在农村散养土鸡的成本与利润分别多少?
- 散养一千只土鸡养殖利润多少?
- 芦丁鸡散养会飞出去吗 芦丁鸡会飞吗
- 一亩地散养鸡能养多少只 散养土鸡一亩地多少只
- 家里养巴西龟注意事项 室内如何散养巴西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