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针对南方地区地域环境特点与对虾特殊生物学习性,因地、因种制宜,研究和设计构建适合于南方地区的对虾专门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配套养殖技术 。

文章插图
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以现代微生物技术(生物絮团技术)为基础,三阶段跑道式养殖池工程化设施为支撑,高效循环水处理为依托,智能化精确控制为保障,实现全年高产、稳产多造对虾的现代工业化养殖技术体系,具备高密度养殖、零排放、饲料系数低、在线实时监控、智能化调控与投饵、水循环利用达90%和产品优质健康等特点 。近年来,该养殖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了养殖推广应用,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与养殖生产实践均显示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具备高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与实用性,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
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示意图:

文章插图
主要技术工艺特点:
【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有多少人知道?】(1)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 。养殖对虾,实现养殖水体原位清洁,稳定调控养殖环境,减少病害发生,降低换水率,提高养殖密度,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收益 。
(2)分级轮养方式,最大程度利用水体,提高养殖茬数,缩短上市周期 。
(3)工业化循环水处理,实现养殖水循环利用 。
(4)植物净化外排水,实现养殖用水重复使用或安全排放 。
(5)物联网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养殖管理自动化、精准化 。
(6)智能化全天候自动投饵,有效提高饵料利用,增加规格均匀度 。
(7)高效控温,突破气候制约,实现全年连续生产 。
(8)机械化收虾,自动分级 。
三、增产增效情况
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模式已在广东省中山市和佛山市开展应用示范和推广,目前,推广面积达20万平方米,辐射面积100万平方米,中山市西江水产研究养殖有限公司首批养殖面积5万平方米已投入生产,效果显著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与中山市西江水产研究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年产10造工业化对虾千吨养殖示范园建设,以凡纳滨对虾为主要生产品种,车间设计采用三阶段养殖模式,即每条生产线含有标苗区、中间暂养区和成虾养殖区,养殖池为环形跑道式设计,以生物絮团技术为主要养殖技术,配套高效水处理系统、智能化供气、控温、自动投饵、水质自动化监控等设施、设备,可实现封闭式、循环水、全年连续多造稳产高产,单位产量达5kg/m2以上,年产10造,第一期18条生产线,9000m2成虾养殖面积可年生产无公害凡纳滨对虾450吨 。
较之传统对虾养殖模式,该模式每茬可增加养殖产量400%,节省单位养殖成本20%,单位面积每茬提高养殖收入445%,纯利润提高554%,减排90%;在控温条件下,可突破气候限制,实现全年连续生产,增加养殖茬数4~6茬 。
目前,该技术简化方案已在福建宁德市展开推广与运用,利用当地闲置水泥育苗池进行对虾工厂化养殖,采用分级养殖方式,养殖100天,规格70-80尾/公斤,单位产量5-8kg/m2,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可为我国水产养殖闲置育苗池的有效利用提供新思路与新模式 。
四、技术要点
1.养殖配套设施
养殖区应包含有蓄水池、养殖车间、水循环处理区和生物净化区,各功能区比例为1:5:1:3 。其中,养殖车间为封闭式保温结构,养殖池为长环形跑道式结构,按分级养殖设置,以二/三阶段养殖为主,二阶段养殖池面积比例以1:4左右,三阶段以1:4:10为宜;池深1.5~2.0m,池底平坦,略向排水方向倾斜,保证池水能自流排干;进、出水独立设置,进、出水口分别设于池塘两边 。养殖池具备控温系统、射流式增氧系统,选配自动投饵与水质智能化监控系统等辅助设备 。
- 南美白对虾养殖如何肥水好?
- 南美白对虾养殖挣钱吗?
- 现在养殖对虾的风险和利润分别为多少?
- 养南美白对虾害死人是怎么回事?
- 对虾养殖怎样肥水有什么原则?
- 对虾养殖的温度多少合适?
- 养南美白对虾调水秘诀有哪些?
- 南美白对虾养殖多少天可以卖?
- 对虾养殖周期一般要多久?
- 白对虾养殖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