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七驱傩日是什么意思

我国的一些风俗讲究 , 往往都是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历史 。这些风俗活动 , 是能够体现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希望能够过上一个美好的生活 。而在农历的腊月初七 , 被叫做是驱傩日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在这天很多地方都要举办驱鬼的活动 , 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好运 。
驱傩的说法
驱傩在以前也叫做是跳傩、傩舞 , 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拜神灵的舞蹈 。在腊月初七这天 , 人们要在这天举办驱傩仪式 , 在过去驱傩日是汉族春节前最重要的日子 。这是因为由于古代医疗水平很差 , 再加上人们的生活条件差 , 人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不高 , 所以在现在看来很轻的疾病 , 在过去就有可能成为瘟疫 , 要了大多数人的命 , 所以人们为了健康度过新的一年 , 在岁末时人们便会举行驱除疫病的仪式 , 从而防止疫病的发生 。

腊月初七驱傩日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习俗文化的发展
驱傩从西周就开始有了最开始的雏形 。在腊月初七这一天 , 在民间会举办多元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融合在一起的取傩节目 , 比如傩仪、傩俗、傩歌、傩舞等 ,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表演形式 , 都是人们祈祷新的一年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的美好愿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 , 驱傩日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 到了隋唐时期 , 驱傩日已经成为沙洲全城官民僧侣最盛大的节日仪式 。而到了宋代 , 驱傩日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腊月初七驱傩日是什么意思】抬关公驱赶厄运
在一些农村地方 , 在腊月初七这天要抬关公的泥像 。敲锣打鼓在村边田野游走 , 用意就是借着关羽的威风吓走一切不好的东西 。因为民间也把关羽称为“傩神”和“戏神”等 。当然驱傩日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还是“跳傩舞” , 人们戴着面具打扮怪异 , 主要是用来吓走不好的东西 。其中还有所谓的“上刀山下火海” , 意思就是驱傩人背着患病的儿童在十二把刀上面走过 , 而下火海就是用砖头砌成两排 , 中间烧火把砖烧红 , 然后赤脚在砖上走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