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重建的北洋海军实力如何?( 二 )


《辛丑条约》签订,赔款高达4亿5千万两,包括利息支付则高达8亿5千万两 。
而当时满清财政本来就严重赤字,1899年为1300万两,1903年的赤字高达3000万两,经济直接就崩溃了,无法购买什么军舰 。
从1901到1909年,满清没有购买过一艘军舰 。
1908年慈禧挂了,载沣成为摄政王主政后,深知海军的重要性 。如果中国没有海军,等于军事上不设防,朝不保夕 。
1909年2月,重建海军的行动正式开始,清廷制作出详细的海军重建计划,并派出海军事务大臣载洵和萨镇冰巡视国内海军 。
这里就要说说载洵,载洵是摄政王载沣的弟弟,是个很有干劲和志向的贵族,可惜能力不足 。
在载洵的全力推动下,从1909年开始到1912年满清垮台,先后订购了肇和、应瑞、永丰、永翔、同安、建康、豫章等12艘舰艇,除了在意大利订的鲸波、奥地利订的龙湍、美国订的飞鸿号三艘舰艇未交付之外,其余舰艇先后于1913至1914年来华 。
也就是说,满清覆灭之前,这些军舰都没有交付,清政府海军还是只有一点点实力 。
不过,这些后来购买的军舰,也算实用 。
以肇和号巡洋舰为例,排水量2000多吨,6门主炮,航速22节,就轻型巡洋舰来说很不错了 。
肇和号在1913年服役,最终在1937年被日军空袭击沉,服役了24年之久 。
【甲午战后重建的北洋海军实力如何?】有意思的是,它在24年后仍然有战斗力,在虎门保卫战期间在虎门要塞附近与日本海军舰艇互相炮击 。这也是中日双方在战争中仅有的一次水面军舰炮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