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风水留题大地 南阳传说中的风水大地是( 二 )



郁南风水留题大地 南阳传说中的风水大地是

文章插图
从市区邕河入白河处出发

郁南风水留题大地 南阳传说中的风水大地是

文章插图
如意湖
过杜诗路向北不远 , 便到了拦河闸处 。站在闸坝北望时 , 河道处主任邢新平指着远处一小白房说 , 那里有引水暗涵 , 可将水引至汉城河、温凉河 。再向北行 , 一路在左遥望独山、右一览邕河的惬意中 , 不觉到了七里园乡达士营西(桩号K8+400) , 此处 , 一道拦河坝 , 将邕河未治理段与治理段断然分开;白河水 , 也在拦河坝南边东侧汇入邕河 。这里两岸亦有绿植 , 但草覆坡堤 , 河中大块水草色泽斑驳 , 顿有一种原生态的舒放苍凉感扑面而来 。

郁南风水留题大地 南阳传说中的风水大地是

文章插图
看见河远处的那道黑灰色的拦河坝没?它将邕河治理段与未治理段分隔开来

郁南风水留题大地 南阳传说中的风水大地是

文章插图
拦河坝南边东侧 , 白河水由此汇入邕河
行完治理段 , 一行人再度骑车 , 只得离了邕河 。绕过独山北侧 , 西行交仲景路后北行 , 此后 , 时西时北 , 曲曲折折 , 穿高速 , 过村庄 , 在对内河和紫山的畅谈热议中 , 紫山到了 。
没有想像中的险峻 , 也不像独山那样孤单 , 紫山大小山头十几座 , 山林沟壑 , 绿里含黄 , 山体南北延绵十几里 , 起起伏伏 , 轮廓看上去自有一种修长柔美 。紫山 , 因山体秀丽、石呈紫色且盛产中药材“紫柴胡”而得名 , 在古时被视为风水宝地 , 《明嘉靖南阳府志》载:“紫山 , 有汉末庞士元隐居处 , 遗迹有凤雏台 。”明代时 , 紫山更成为历代唐王陵园 , 墓园规模庞大 , 气势宏伟 。陵园既成 , 每年扫墓时 , 为免除从旱路往返的车马劳累 , 唐王府利用万湾河(梅溪河)水道 , 自南阳乘船逆流而上到紫山 。

郁南风水留题大地 南阳传说中的风水大地是

文章插图
紫山区域地图
如今 , 凤雏台遗址尚存 , 但数年来人们踏访紫山 , 却无处可觅唐王墓群 。漫步紫山南麓 , 山野苍茫 , 碑碣无存 , 唐王陵园早随旧事一起湮没在历史尘烟中 。不仅往事远去 , 紫山地理环境也有所改变 , 古代梅溪河水源东线——紫山母猪岭蟒泉曾水量丰沛 , 如今早已干涸 , 西线则处于紫山甘罗沟 。温凉河 , 世传“水旧有泉 , 终冬不冰 , 盖汤谷之所泄也” , 其源头在紫山东南蒲山镇火星庙村 。邕河、温凉河治理后 , 因紫山上游段水质污染 , 为确保水量 , 保证水质 , 自白河零号坝引水入邕河 , 再通过暗涵引至汉城河、温凉河 , 如是 , 城区内才有了几条内河长流不断的美景 。
当然 , 这丝毫未冲减紫山深远的历史和委婉的诗意 , “源起紫山”“汤谷涌其后” , 想想这些词 , 仿佛就有一种生命力量在流动 。仰望紫山 , 山脉连绵 , 沟壑间依稀看见水波 , 这孕育了数条内河的山峦 , 低眉颔首间 , 留给世人一份恬淡和平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