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需要学习哪些技术?

鹅是我国三大家禽之一,在我国各地都能够见到养鹅户 。养鹅不管是肉还是蛋,在我国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不过养鹅却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在养殖时,我们要根据鹅的不同生长阶段来合理调整饲养管理方法 。那么具体该怎么去做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养鹅需要学习哪些技术?

文章插图
一,养鹅不同阶段的管理要点
1、雏鹅管理
一个月内的破壳幼鹅便是雏鹅,雏鹅管理对鹅的整体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从外购买雏鹅的话,那么首先我们要进行分群工作,根据雏鹅的大小、进食能力等合理分群,避免出现大欺小现象 。然后做好饲喂工作,保证有充足的营养与饮水 。然后因为雏鹅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比较差的,所以我们还要注意做好保温卫生工作,在前半个月的时候要加强保温,避免影响雏鹅生长 。
2、仔鹅期管理
仔鹅是指的1-2月内的小鹅,这个时期,鹅的生长能力与适应能力逐渐加强 。也是鹅整体发育最快最重要的时期 。仔鹅的每天的增重量会逐渐加快,然后产生脂肪 。因此在仔鹅期,我们要做好放牧工作,促使鹅多多运动,加强锻炼 。每次在放牧回来之后,要注意及时补饲 。如果需要留种的,那么要根据仔鹅的生长能力、体型等各方面进行分开饲养 。
3、育成期管理
鹅的育成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饲养后备种鹅的时候 。因为商品鹅一般在10个星期左右的时候便可出栏上市 。所以在育成期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控制好饲喂量,不可让鹅过肥,不可根据商品鹅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 。要适当控制好饲喂量,保证育成期鹅的整体发展 。其中尤其是生殖部位的发育,保证鹅后期的产量,提高产蛋率 。
4、产蛋期管理
鹅在进入产蛋期之后,消耗的营养是非常大的 。其中尤其是蛋白、磷钙等营养物质,都会随着鹅蛋而流失出鹅的体内 。因此我们为了提高产蛋率,首先要保证种鹅有着充足的饲料,补充营养 。在进入产蛋期之后,我们要适当提高饲料质量与饲喂次数,每天饲喂大约3次左右 。根据鹅粪等情况合理进行补料,保证鹅正常生长 。
二,怎么提高鹅蛋产量
【养鹅需要学习哪些技术?】1、母鹅管理
优质的母体是高产蛋的关键条件之一,所以母鹅养殖一定要引起注意 。母鹅不能太肥,肥胖的母鹅营养都被自己吸收了,产蛋几率会下降很多,而比较瘦的母鹅却很难积累能量产蛋,所以母鹅的大小要适中 。母鹅产蛋较快的温度一般在15℃-20℃左右,养殖户要牢记这一点,鹅舍的温度要控制好 。为了提高产蛋效率,要定期的将鹅放出笼舍,保障鹅的活力 。
2、喂养增蛋饲料
这个是许多养殖户常用的手段,现在市场上也很多这类的饲料,但是其实现在很多母鹅对这类的饲料有一定的抗性了,效果相对没有当初那么理想 。建议养殖户自己配置,方法很简单,就是在饲料里面添加一些高蛋白能量的食物即可,如大豆粉之类的,能有效的提高鹅蛋的产出 。每天还需要喂养一定量的精饲料,保证母体的养分充足 。其它微量元素视情况补充 。
3、控制雌雄比例
适当的刺激鹅的性技能,也能达到一定的增产效果 。根据研究表明,一只公鹅和4-5只母鹅混养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公鹅多了容易出现斗殴的情况,且会过度刺激母鹅;公鹅少了则无法达到刺激的效果 。混养后要注意两者的混养时间,产蛋期过后尽量将其分离一段时间,让母鹅有休养的机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