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白芨一亩大概要投资多少钱?( 三 )


种子发芽率为84%,于第三年10-11月茎叶黄枯时采收,取块茎,亩产量为961kg,平均块茎长度为4.7cm,平均鲜块茎重量为76g 。
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具体步骤为:
A.选地、整地:选择海拔为1800-2500米,土质为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的坡地作为种植地,将土壤摊平,燃烧草、树叶、秸秆,灭菌(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600倍后的溶液)、杀虫后放置15天,翻耕深度为23cm,每亩施入堆肥750kg、复合肥150kg,再翻地,种植地上面搭建遮阳网(透光率为30%)遮荫,并保持土壤含水量为80%;
B.选种、定植:采摘野生白芨种子进行组织培养,发芽后移植到种植地栽培,行距28厘米,株距20厘米,苗坑深2cm,每个苗坑种植一株白芨苗;
C.田间管理:每年除草4次;每年施肥4次,每亩2000kg;每隔14天除草、杀虫一次;雨季排水,防涝 。
步骤B所述组织培养的具体步骤为,B1:将采集的成熟未裂开的野生白芨种子消毒杀菌(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浸泡1分钟后,无菌水冲洗4次,再用质量分数为0.1%的HgCl2溶液浸泡12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8次,然后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后置于暗室培养(温度为34℃,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pH6.1)2小时;B2:待种子露白后,用消毒的手术刀在胚上剪开,接种在培养基上,置于暗室培养(温度为27℃,培养基为1/2MS+6-BA 0.5mg/L+NAA 0.1mg/L+pH6.3)7天;B3:移植到培养室内光培养(温度为27℃,光照强度为2300lx,光照时间为15小时/天,培养基为1/2MS+6-BA 0.8mg/L+2,4-D 1.5mg/L+IAA 0.5mg/L+pH5.9)至长芽 。
种子发芽率为80%,于第三年10-11月茎叶黄枯时采收,取块茎,亩产量为923kg,平均块茎长度为4.6cm,平均鲜块茎重量为76g 。
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具体步骤为:
A.选地、整地:选择海拔为1800-2500米,土质为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的坡地作为种植地,将土壤摊平,燃烧草、树叶、秸秆,灭菌(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550倍后的溶液)、杀虫后放置18天,翻耕深度为26cm,每亩施入堆肥800kg、复合肥120kg,再翻地,种植地上面搭建遮阳网(透光率为33%)遮荫,并保持土壤含水量为70%;
B.选种、定植:采摘野生白芨种子进行组织培养,发芽后移植到种植地栽培,行距30厘米,株距21厘米,苗坑深2cm,每个苗坑种植一株白芨苗;
C.田间管理:每年除草4次;每年施肥3次,每亩1700kg;每隔15天除草、杀虫一次;雨季排水,防涝 。
步骤B所述组织培养的具体步骤为,B1:将采集的成熟未裂开的野生白芨种子消毒杀菌(用体积分数为73%的乙醇溶液浸泡2分钟后,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质量分数为0.1%的HgCl2溶液浸泡13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7次,然后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后置于暗室培养(温度为34℃,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pH6.1)2小时;B2:待种子露白后,用消毒的手术刀在胚上剪开,接种在培养基上,置于暗室培养(温度为26℃,培养基为1/2MS+6-BA 0.5mg/L+NAA 0.1mg/L+pH6.3)6天;B3:移植到培养室内光培养(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2280l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培养基为1/2MS+6-BA 0.8mg/L+2,4-D 1.5mg/L+IAA 0.5mg/L+pH5.9)至长芽 。
种子发芽率为90%,于第三年10-11月茎叶黄枯时采收,取块茎,亩产量为986kg,平均块茎长度为4.7cm,平均鲜块茎重量为77g 。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