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地方是风水宝地 从江风水宝地在哪里



什么地方是风水宝地 从江风水宝地在哪里

文章插图
东郎全景
在岁月流逝的光影里 , 从江县东郎乡东郎村被定格为中国传统村落 。
群山连绵 , 古木苍翠 , 碧草青葱 , 东郎村是典型的森林式村落 , 森林覆盖面积80%以上 。寨中村民居住房屋 , 依山择地而建 , 布局合理 , 相连巧妙 , 错落有致 , 传统的干阑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 , 古朴的民风、民俗和自然村寨形成立体的侗族村寨生活空间 。
远远望去 , 整个村寨掩映的葱茏秀木之中 , 宛若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 , 静谧、安详、古朴 , 置身其中 , 让人心旷神怡 , 醉而忘俗 。
【什么地方是风水宝地 从江风水宝地在哪里】东郎村是一个侗族聚居的村寨 , 寨中住户主要是石姓人家 , 也有杨姓、陆姓等少数独姓户 , 村民邻里和睦 , 友好往来 。几百年前 , 因很多村民住户是由南江地区不同寨子迁居而来 , 东郎村寨相应地分有岑兰(侗语译音 , 也写作岑烂)片和高寨片 , 但大家居住已融为一体 。走进东郎 , 触摸村寨古老的历史脉搏 , 寻找村民先祖寄托美好愿望的信仰根基 , 我们可以浅浅地看到隐没在历史长河中缥缈痕迹……
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 , 是村民们开心舒畅的日子 , 男人们穿对襟短衣和长裤 , 头戴青布巾 , 腰束宽带 , 手持芦笙、唢呐、铜鼓 , 涌向会场 , 姑娘们则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 , 头缠青帕 , 腰束绣花彩带 , 佩戴闪亮银饰 , 欢声笑语跟随而来 , 伴随芦笙乐曲翩翩起舞 , 表达幸福欢快的心情 。寨中青年男女交往婚恋 , 或以歌声牵线 , 或请老人说媒 , 然后下聘确定终身伴侣 。寨中石姓人家可以相互通婚 , 但血缘亲近的“囧”不可以通婚 , 没有血缘关系的“腾”可以通婚 。古时候老人特别注重排八字 , 看凶吉 , 避免相克相冲 , 认为不吉利不合适的搭配就不通婚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 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转变 , 文化知识得到提高 , 这种情况少见了 。现在东郎村的青年男女寻找婚配对象 , 很多人都把视线从本村移向外界 , 只有一部分本村寨的男女相互通婚 。按照习俗 , 同村寨的这一部分男女青年结婚后 , 要带着礼物去附近各村各寨向亲友送信报喜 。
东郎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 人文史迹浓厚久远 , 保存较好的主要有岑兰鼓楼、高寨鼓楼、岑兰古墓群、东郎古墓群、四胞同根千年古树、晴雨神树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 巍然矗立的两座鼓楼更是侗族能工巧匠的建筑杰作 。寨子中 , 鼓楼和公坛为公共建筑 , 修在寨中被认为是福气最旺盛的地方 , 也是能够福泽村寨惠及众人的最显眼和最紧要的地方 。
岑兰鼓楼为东郎寨最早修建的鼓楼 , 据老人们说最初修建鼓楼时 , 是派人去邀请上地坪的师傅来现场指导 , 后来都是本地师傅自己构筑操作了 。岑兰鼓楼修建于1901年 , 至今已有119年的历史 。鼓楼为穿斗式3层檐单层4角攒尖顶楼冠 , 第一层水平面为正方形 , 长宽均为10米 , 面积83平方米 。有内4根金柱和外24根双排檐柱 , 中间凿一取暖火塘 , 四周摆上长木凳环绕 。第二层有楼梯直通 , 四周有1米宽回廊 , 金柱成为回廊的四角支撑 。栏板和窗格都成菱格状和矩形格状 , 整个版面均匀镂空 , 格调一致 。第三层为宝顶 , 没有楼梯接上了 。鼓楼经历了百年风雨 , 见证历史变迁 , 饱经世事沧桑 。听寨子中今年已81岁的石光耀老人介绍说:1958年全村村民在现今的岑兰鼓楼处开集体伙食 , 群众每天集中到这里吃大锅饭 , 里边左面柱子因生火取暖时不小心烧了柱脚 。文革期间“破四旧” , 一些行为极端狂热失去理智 , 砸碑拆庙损墓地 , 东郎亦不能幸免 , 捣毁祭坛 , 打着扫除一切封建迷信的东西之口号 , 肆意行为 , 鼓楼被拆得七零八落 , 不成样子 。鼓楼拆散了 , 但幸好4根金柱被村民们悄悄地保存下来 。村民们没有了闲暇聊天、遇事商议的地方 , 村寨就像少了主心骨 , 大家抱着这样的缺憾生活了几十年 。到了2012年 , 由本地木工师傅依照村民意见自发出工恢复修建 , 如今得以建好如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