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
哀愁的清明 。
明代的北京,每至清明,人们带着牺牲酒水、楮钱纸锭出城祭扫,一路上人流轿马络绎不绝 。扫墓时,人们拜酹哭祭,为坟墓除草添土,焚烧楮锭,将纸钱压在坟头 。宣泄完对逝者的哀思,百姓们并不在乎“子于是日哭,则不歌”的古训,而要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踏青嬉游 。《帝京景物略》卷二载:“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哭笑无端,哀往乐回也 。”
古人清明好插柳 。清人杨韫华有诗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 。”人们买回柳条,或插于门前,或编好戴在头上 。对于不戴新柳的人,有民谚调侃道:“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
明代北京人簪柳踏青,好游高梁桥 。此桥建于元代,位于西直门外,每逢清明,春色秀美 。所谓“夹岸高柳,丝丝到水 。绿树绀宇,酒旗亭台,广亩小池,荫爽交匝……”
吸引人们至此踏青的不仅是诗画般的景色,更有丰富多彩的表演: “厥有扒竿、筋斗、筋喇(弹拨说唱)、筒子(变戏法)、马弹解数(马术、杂技)、烟火、水嬉 。”扒竿者“立竿三丈,裸而缘其顶”,人在高空如履平地般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 。再看耍筒子者,置三筒在案,先示众人以空,之后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但见“发藏满案,有鸽飞,有猴跃焉 。”眨眼间,诸物“已复藏于空” 。此外更有各式烟火,做成鱼鳖等形状,“燃而没且出于溪,屡出则爆,中乃其儿雏,众散,亦没且出,烟焰满溪也”(《帝京景物略》卷五) 。这一切就如同一场盛大的嘉年华 。
- 2018最新关于清明节说说个性签名 清明寄哀思句子思念亲人
- 诗词里的清明 清明必读的十首最美古诗词 有关清明的古诗词
- 清明节高速收费吗2018清明节高速免费几天 清明放假通知

文章插图
清明节是一个凝聚着多元文化的节日,它至少有六重含义 。
一为节气,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地球绕日,运行不息,清明节时,气清景明,万机勃发 。
二为农事,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过了清明,开始农忙 。
三为寒食,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的寒食,相传纪念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后面介绍) 。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冷食 。清明禁火,或为拜火的遗风 。后逐渐清明与寒食合为一节 。苏轼有著名《黄州寒食帖》传世 。
四为踏青,就是桃花盛开,民众踏青郊游 。
五为民俗,清明射柳,是一种寓军事于娱乐的节日活动 。辽南京、金中都,从朝廷到庶民,仕女云集,风气极盛,表现了习俗的民族性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城民众,还荡秋千,嬉戏为乐 。
六为扫墓 。总之,清明节期间,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又有融入欢乐的愉悦赏春;既有追思先人的忆旧悲酸,又有清新明丽的欢庆景象 。
“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 。”北京内城和外城的居民,或乘车骑马,或徒步行走,男女老幼,带着供品,去到郊外,清明扫墓 。实际上,在中国,从城市到农村,从内地到边陲,都有清明扫墓的习俗 。这主要是对先祖、对先贤、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
于先祖,《孝经》开宗明义说:“夫孝,始于事亲 。”为什么要事亲呢?道理很简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父母对子女有生养、抚育、教导、慈爱的大恩大德,所以对待父母——生要孝养,病要孝侍,死要孝葬,清明时节要孝祭 。古人很重视孝,认为“五刑三千,不孝为大” 。扫墓活动即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 。
- 蟹爪兰叶子生白色的虫怎么办 蟹爪兰根部有白色虫子
- 高校诚信迎考的宣传标语
- 酮替芬片有安眠作用吗 酮替芬片的功效与作用用量
- 2022属虎人的全年运势
- 淘抢购审核不通过原因 淘抢购不通过的原因
- 解读饿火命人的衣食住行改运法
- 长断眉的女生姻缘怎么样
- 紫根兰是兰花的一种吗 紫根兰是什么花
- 桃花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图片 桃花的叶子是什么样子
- 爽肤水的广告词吸引人 爽肤水广告宣传文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