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朝鲜族和朝鲜是什么关系?( 二 )


1845年以后 , 随着清政府国力下降 , 封禁政策有所松动 。越江私垦者迅速增多 。因受到盘剥和自然环境影响的大批朝鲜边民开始迁入我国东北定居 。随着人数的增多 , 朝鲜边民逐渐在吉林、辽宁两省内汇聚成村落 。
1885年和1860年 , 随着中俄签订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 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1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清政府为了增加地方收入和抵御沙俄入侵 , 允许关内的汉族到东北地区垦荒 。1881年 , 清政府在吉林设置荒务局 , 在南岗、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 , 招募移民 。凡应募移入者  , 均为中国臣民 。1885年 , 清政府将图们江北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分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 , 使更多的朝鲜人进入东北 。据统计 , 截至1909年 , 移民到延边和鸭绿江流域的朝鲜人口达到243817人 。
第三阶段:1910年–1931年抗日移民
1910年朝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韩日合并条约》 , 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不愿当亡国奴的朝鲜人民纷纷起来抗争 , 但是由于力量差距过大 , 朝鲜国内的抗日活动很快被镇压下去 。有些抗日志士渡过鸭绿江和图门江将抗日根据地转移到我国境内 , 并先后在上海和重庆建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
除此之外 , 日本在吞并朝鲜之后 , 为了掠夺朝鲜农民的土地和粮食 , 实施了所谓的“土地调查事业”和“产米计划” , 导致数以百万计的朝鲜农民破产 。这批破产农民也纷纷迁入我国东北境内生活 , 据统计大约为63万人 。
第四阶段:1931年–1945年集团移民
九一八事变之后 , 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为了解决“老殖民地”的朝鲜人民就业问题 , 同时也为了解决开发“新殖民地”的所需劳动力问题 。在朝鲜的日本统治者开始有计划地把朝鲜农民驱赶到东北地区 , 导致东北地区的朝鲜人数急速上升 。
【中国的朝鲜族和朝鲜是什么关系?】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 , 在中国的朝鲜人数达到了216万5615人 。随着朝鲜光复后 , 不少在战争年代移居中国的朝鲜移民都陆续返回了朝鲜 。留在中国的朝鲜人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 , 正式加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 分到土地 , 成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朝鲜族成员 。1953年第一次普查时 , 朝鲜族人口为1111275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