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的功效与作用适合哪些人 麦冬功效与作用点的功效( 三 )


  • 【宜忌】
  • 凡脾胃虚寒泄泻 , 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 。恶款冬、苦瓠 。畏苦参、青蘘 。”②《药性论》:“恶苦YAO 。畏木耳 。”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 1、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 , 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2、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3、麦冬性寒质润 , 滋阴润燥作用较好 , 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 , 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 。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 , 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 , 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
  • 肠轻松滋养液
  • 麦冬同类药品
  • 巴戟天
  • 驴阴茎
  • 南烛叶
  • 益智仁
  • 何首乌
  • 阿胶注意事项
  • 【选方】
    1.麦门冬丸(《普济方》) , 治虚热上攻 , 脾肺有热 , 咽喉生疮 。2.生脉散(《千金方》) , 治热伤元气 , 肢体倦怠 , 气短懒言 , 口干作渴 , 汗出不止 , 脚欹眼黑 , 津枯液涸 。3.麦门冬散(《备急千金要方》) , 治缺乳 。4.麦门冬散(《太平圣惠方》) , 治伤寒阳痉 , 身壮热 , 项背强直 , 心膈烦躁 , 发热恶寒 , 头面赤色 , 四肢疼痛 。5.麦门冬丸(《证治准绳·幼科》) , 治上儿肌肤赢瘦 , 骨热 , 小便赤黄 。6.麦门冬饮(《外台秘要》) , 治心劳热不止 , 肉毛焦色无润 , 口赤干燥 , 心闷 。7.麦门冬饮子(《宣明论方》) , 治膈消胸满 , 心烦 , 津液亏虚 , 短气 , 久为消渴 。8.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 功能益胃生津 , 降逆下气 , 治胃有虚热 , 津液不足 , 气火上逆而致的肺痿 。9.麦冬理中汤(《备急千金要方》) , 治上焦热 , 腹满不欲食 , 或食则先吐后泻 , 肢挛痛 。10.麦冬平肺饮(《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 , 治肺痈初起 , 咳嗽气急 , 胸中隐痛 , 吐脓痰者 。11.麦冬养荣汤(《血证论》) , 治脾之阳气不旺 , 无以统运阴血而致唾血 , 心战脉弱 , 四肢清冷 , 饮食不健 , 自汗身热者 。12.麦冬麻仁汤(《温病条辨》) , 治疟伤胃阴 , 不饥不饱 , 不便 , 潮热 , 得食则烦热愈加 , 津液不复者 。
    【临床应用】
    治疗百日咳:麦冬、天冬各20g , 鲜竹叶10g , 百合15g 。水煎服 。(〈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78页) 。1.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川贝各9g , 沙参、生地各15g , 水煎服 。2.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 , 生地15g , 莲子心6g , 水煎服 。3.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 , 竹叶、天花粉各15g , 生地12g , 葛根 , 获神各6g , 五味子、甘草各3g , 水煎服 。4.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 , 乌梅、知母、甘草各6g , 水煎服 。5.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各9g , 玉竹、生地各12g , 水煎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