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动物都怕火?

动物畏火,其实是畏惧它的热量和光亮 。
人类相对不畏火,是因为人类对它的了解和掌控 。
人类也怕火,面对无法掌控的火,不害怕不躲避,就成灰了 。

为什么动物都怕火?

文章插图
1.远-视觉
首先是视觉 。(影响最小的一个)

光的本质也是能量,生物眼睛对光的接受是有限度的 。就如同一个容器,本身只有100ml的容量,非得装200毫升,容器自然要受到更强的压迫 。
眼睛也是一样的,当生物处于黑暗中时,很多生物为了适应黑夜,眼睛瞳孔都会放大,以便捕捉到更多的光,与此同时,视杆细胞上的视紫红质(感光结合蛋白)会大量合成,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黑夜的可视距离 。
但是当在黑暗中遇到强光时,本来应该只进入眼睛一定量的光,突然呈数倍增加,此时眼睛会做出应激反应,瞳孔急速收缩,视紫红质合成速度骤降,分解速度陡升 。不管是光能量的刺激,还是眼睛的剧烈变化,都会引起眼睛的不适 。

这种感觉很好感受,太阳比较好的天气,多在室内待一会,然后出门去,开门的一瞬间,所有人都会感到刺眼,本能的眯眼和遮挡 。夜间活动的动物遇到火光,感受更加直观,毕竟为了适应夜间生活,这部分动物的眼睛在遇到火光的时候,受到的刺激更加强烈 。而且不断变化的火光,色温的变化也是巨大的,黑夜中看火光,本身对眼睛就是一种刺激 。
眼睛急剧变化调整的时候,会出现出现一瞬间的失明或者模糊,对人类从屋里走出屋外,这一瞬间的失明,并没什么影响 。但是对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来说,黑夜里突然地刺激失明,也会带来一定的恐惧 。

所以,黑夜里,突然出现的光束,越是活动的,突兀的,对动物的影响越大 。
2.近-灼热感
火焰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取暖,靠得越近也就越热,近火时产生的灼热感会让生物皮肤产生痛感 。
火,既是状态,也是物质,既放射光,也释放能量 。当火释放的能量足够多,离得足够近,接触到皮肤时,会产生痛觉 。

越是靠近火焰,就越有灼热感,农村的孩子烧过灶的应该都有体会,长时间的烧灶,脸上会有灼热感 。火的热量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和热辐射的方式传导到皮肤,造成皮肤表面的应激反应 。火势越大,时间越久,皮肤接受的热传导能量越多,受到的伤害越大,带来的痛苦也就越多 。
3.触-灼烧感
开篇就说了,碳基生物,必然的结果,怕热怕冷 。尤其是热,轻则烫得吱哇乱叫,重则一缕白灰随风而散 。

地球所有生物的组成,离不开碳元素 。而碳,就是最好的燃烧物之一 。
并不是所有的火都会引起动物的惧怕
上面提到的三点,都有一个前提,不可控性 。
火势的大小和可燃烧范围,是决定火势是否可控的关键 。
没有一个大型动物会惧怕一根火柴的火焰,但没有一个大型动物不害怕森林大火 。这就是火的是否可控 。

家养的狗和猫,有时候并不会太害怕一堆小火苗,甚至还会玩心大起,因为它们在人类身边待得足够久,知道这些小火焰只要不触碰就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
马戏团训练的动物可以跳火圈、跨火线,因为它们被训练的已经掌握了技巧并克服了恐惧,知道如何才能不引火烧身 。

传说中最会玩火的动物,是澳大利亚大陆上最有名的“纵火犯”,澳大利亚北被的3种飞禽,包括黑鸢、啸栗鸢和褐隼 。它们会衔带有火苗的数值,将其扔到干燥的草丛中,从而引起火灾,利用火灾将草丛中的动物逼出来然后捕猎 。这可能是最会玩火的动物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飞禽都会,也并未得到100%的证实,这只是从当地人和一些观察者的口述中得来,至今没有人真正拍摄到有某种飞禽故意纵火的视频加以佐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