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红丸案幕后主使人探究?

明朝末年的时候,宫廷里连续发生了三宗大案,这三宗大案与神宗、光宗和熹宗祖孙三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成为了明末政坛的关键,各方势力均介入其中,使案件无法正常进行审理,案情本身也扑朔迷离,“红丸案”就是其中之一 。

明朝红丸案幕后主使人探究?

文章插图
1620年8月29日,乾清宫内,明光宗召见了方从哲等13员文武大臣 。在众人行完礼和请过安之后,明光宗就册立皇太子之事和大家进行商讨 。方从哲建议,应该提早册立太子,这样皇上放心,群臣安心 。于是明光宗让皇长子出来跟大家见面,并要求大家日后一定要尽心尽力地辅佐皇长子,使其成为一代明君 。这件事情结束之后,明光宗开始询问:“寿宫(神祠墓地)修好了吗?”群臣回答:“先帝的陵寝已经修好了,请皇帝陛下放心 。”明光宗问道:“是不是也有朕的寿宫?”众人慌忙齐声道:“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明光宗可能感觉自己时日不多,反反复复地叮嘱了很多次,甚至有些语无伦次了,群臣退朝,唯独留下了方从哲 。
明朝红丸案幕后主使人探究?

文章插图
【明朝红丸案幕后主使人探究?】明光宗问道:“鸿胪寺官(掌礼仪之官)在哪儿呢?他是要进药吗?”方从哲回道:“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妙药,但是微臣认为不可轻信 。”明光宗听了之后,命人传唤李可灼到御前,给自己看病 。听着李可灼谈他的发病原因和医治方案的时候,明光宗很欣喜,于是令其进药,并与众位御医共同探讨用药事宜 。有一位叫作刘一的辅臣说:“我有两个老乡同时服用过这种药丸,一个失效了,一个有效,所以这个药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孙如游说:“这个药到底有没有用,直接关系到陛下的安危,不可轻举妄动 。”明光宗一直在催促御医配药,等李可灼将药配好,端到明光宗面前时,他马上就把药喝了,喝完药之后,立刻见效,马上就不再气喘了 。于是明光宗对李可灼大肆奖赏 。众位大臣在宫门外等候,一个时辰之后,宫内的太监来报:“陛下喝过药之后,想要吃东西了 。”群臣非常开心,退出到宫外 。李可灼则和太医们一起留下来 。天色越来越晚,方从哲放心不下,就又来看,正巧遇到李可灼出来,便上前打探消息 。李可灼告诉他:“自从服用了红丸药之后,皇上感觉甚好,不过有点儿担心药力会过了,就想再服用一丸,如果效果好的话,就能够完全康复了 。”面对明光宗的着急,太医则认为不应该太紧迫了,可是皇命难违 。于是群臣询问皇上服药之后效果怎样?李可灼告诉大家:“皇上服药之后,跟上一次的感觉一样舒畅 。”听了这样的回答,方从哲等人才放心地离去 。谁知第二天早上,宫中就传出圣旨,让大臣们紧急进宫 。当群臣不顾洗脸漱口穿衣匆匆而来的时候,听到的却是一片悲哀哭号之声,原来明光宗已经驾崩了,这一天是大明泰昌元年(1620)农历九月初一 。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满朝舆论哗然,议论纷纷,人们突然联想到了新皇帝登基这一个月来的情形,他们将怀疑的目光锁定到了郑贵妃的身上 。因为郑贵妃曾经给明光宗敬献美女,并且只是崔文生向皇上进药,不过这个李可灼究竟是不是受她所指使,人们还不敢肯定 。
明朝红丸案幕后主使人探究?

文章插图
明光宗的身体本来就已经病入膏育,无药可救了,但是因为吃了江湖上的怪药,这件事情就不能再称为简单的事情了 。就这样,这件案子不仅追查到郑贵妃,还连累方从哲辞官,李可灼被充军,崔文生被贬到南京 。至于这件事情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不得而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