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特色 礼泉财神庙( 三 )


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里的"祠堂文化街"的"关中戏楼"、"财神庙"等是庙会的重要场所 。

礼泉特色 礼泉财神庙

文章插图
关中戏楼
只可惜元旦假期没有庙会,我未能体验到袁家村耍社火的盛况 。
◆袁家村成功的启示
袁家村是中国乡村脱贫致富的成功典范 。早在2000年,袁家村就已成为"小康村":集体资本达1.8亿、人均收入达8600元 。曾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及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 。袁家村成功在哪?影子认为:
一,有好的"领头羊"
袁家村原来是一个被誉为"地无三尺平,砂石到处见"的"穷杆村",直至1970年,新上任的村干部务实、敢干,带领村民挖坡填沟、平整土地、打井积肥,硬是把500多亩贫脊之地变成了良田,粮食产量节节上升,一跃成为陕西省农村的标杆 。袁家村之后的不断发展,也是"领头羊"起着关健作用 。
【礼泉特色 礼泉财神庙】
礼泉特色 礼泉财神庙

文章插图
当年村民沤粪积肥
二,抓住机遇,果断决策
改革..开放后,袁家村抓住机遇,除了发展经济作物,还积极开办工业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从2007年起,在上级有关政策指导下,村里决定涉足旅游业,小规模发展以"吃"为主的农家乐,至2011年,在县政..府号召下,袁家村抓住机遇、果断决策,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特点,逐步走向规模化"乡村旅游"发展道路 。"关中印象体验地"的打造,就是在2007年时通过媒体广泛征求乡村旅游发展意见时,花20万买下来的"金点子" 。
三,"就地取材",让日常的吃喝玩乐迸射出民俗文化的光芒
袁家村旅游的最大特色,是围绕地方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这一主轴 。臊子面、油泼面、饸饹、泡馍等等,无不是西北人的日常面食;竹编、剪纸、葫芦艺雕等也是司空见惯的传统工艺;醋坊、油坊、豆腐坊、腐竹坊等,更是农家人习以为常的 。内容元素皆源于当地民俗,"就地取材" 。把这些伴随在人们日常生活里的看似很平常的东西,通过整合、集中,产生规模效应,形成一种弥漫浓厚民俗文化氛围的"气候",迸射出民俗文化的光芒,游人在吃喝玩乐的同时,能"一站式"领略地方民俗风情,吃喝玩乐变成一种民俗文化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很能迎合人们的口味 。
四,紧盯市场,适应市场
2007年,袁家村开始涉足旅游业,开办了一些以"吃"为主的农家乐 。那时只是"小打小闹",是探索性的 。随着旅游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袁家村紧随市场步伐,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挖掘和补充适应市场需求的内容,乡村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 。
礼泉特色 礼泉财神庙

文章插图
袁家村旅游示意图
目前袁家村的旅游规划建设已拓展至全域,除了关中印象体验地,还有垂钓烧烤区、娱乐运动游乐区、欧式田园果树休闲区、关中四合院民居聚落等,已成为一个集吃、住、玩、购、娱为一体、多层次、多品味的生态型民俗文化体验地 。
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是地方共有的,所以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关健是要看准时机并分析市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