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严选怎么了 网易严选这次怼输了

一场有套路有预谋的撕逼,总不缺乏观众 。
最近两天,网易严选与创业者毛巾哥互怼,小编的朋友圈他们刷屏了 。
大概的剧情是这样的:

网易严选怎么了 网易严选这次怼输了

文章插图
5月24日,一家名为“最生活”的毛巾创业公司以“毛巾哥朱志军”的署名给丁磊发了一封信,指责网易严选上架同款毛巾,风格描述雷同、并且侵权其G20官方专供身份 。在文章中,朱志军诉说创业不易,暗示网易严选“店大欺客”,不给创业者留活路 。
对此,网易严选第一时间以“网易严选小编”身份给出回复,扒出了“最生活”创业不怎么光大的黑历史,明确表态自己没有侵权,指责毛巾哥是“说谎者”、“碰瓷青年” 。
网易严选的回应节选
网易严选的这篇《我有一个创业者的故事,你想听吗?》将事件推向了高潮 。但同时也将网易严选推向了一个争论中心:讨论点不再限于毛巾,而是所有产品,你说你是与大牌从同一个工厂里出来的,价格却便宜很多 。这合法么?这真实么?
这是网易严选的难以回避的问题 。并且,后面还跟着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后文小编再展开分析 。
网易严选的第一根软肋被打了
先来简短要害地回顾下,网易严选为啥能有个好开端 。
小编观察到,从2016年之后,几乎无人再想新做一家独立B2C了,因为市场已被寡头瓜分殆尽了 。但是网易干了,2016年4月份网易严选上线 。
一方面,网易严选有个实力雄厚的干爹 。在中国互联网中,有网易的流量、财力与品牌影响力,并且还有老大版鼎力支持做这事儿,的确没几家 。
另一方面,网易严选的这位干爹还很有情怀,没有走百度、腾讯做电商的老路,而是独辟蹊径洞察用户需求:中国大部分的用户需要好产品,中国也有好工厂,只缺一家有调性的严选平台 。
从瞄准市场需求出发,上线至今,网易严选对外传播最多的一条理念便是:称自家的商品与大牌来自同一个工厂,采用的是同样材质,但为消费者节省一笔钱 。他的广告语是“好的生活,没那么贵 。”
网易严选主站截图
于是乎,在众人以为不可能再有新B2C平台出现的土壤中,网易严选成长起来的,并且还涨势挺不错 。在网易2017年5月公布的Q1财报中,电商业务成为网易又一发动机:邮箱和电商及其他业务的净收入为24.60亿元人民币(3.57亿美元),同比增长63.2% 。丁磊更提出2017年网易严选流水要达到70亿元的目标 。
但是,做零售的人都知道,来自同一个工厂并不能代表相同的品质 。此次最生活就回应说网易严选的毛巾只是普通款,与G20专供款在规格上有差别 。
以小编从网易严选了解到,他们对产品是有死磕的劲儿的,为了一款釉料宁愿等上半年才推出产品 。但是只要你与大牌有差别,就会被对手揪出来骂的有苦说不出 。
而且,现在媒体还将问题引向了网易严选借大牌营销是否合法的问题,比如公号小马宋就撰文说:网易严选使用“新秀丽制造商”、“MUJI制造商”、“耐克制造商”直供这种说法做为宣传语,是不是新秀丽、MUJI、耐克、CK的商标持有人有权要求严选删除带有自己品牌名称的广告呢?
这些问题,已经不再是讨论一条毛巾的事儿了 。
网易严选的第二根软肋也暴露了
蹭大牌工厂做宣传,除了涉及到是否合法的问题,家纺品牌大朴创始人王治全指出,还有一条隐形的伤害——
网易严选长期以来就是很多品牌商的众矢之的 。倒不因为市场多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而是因为网易严选输出了很可怕的价值主张——好工厂等于好产品 。“我坚决反对网易严选灌输给消费者的好工厂就等于好品质的这一主张,因为它否定和抹杀了品牌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切努力,对市场的丰富度、用户的选择权都是很大损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