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五龙山九墅怎么样 万科九龙府风水如何( 三 )


温氏虽然很早就准备上市,但由于股东人数超出规定等原因,直到2015年才在深交所上市 。温北英当初推行的全员股份合作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也使公司股东人数众多 。如今温氏的股权依然较为分散,实控人温氏家族合计持有公司股份仅为16%左右 。
温氏的成功上市,让股东们一夜暴富 。2015年温氏登录创业板之后,市值一路飙升至2700亿元以上,把地产龙头万科都甩到了后头 。
2016年的胡润百富榜上,温氏集团有48个人身家上亿,其中8人身家超过30亿,千万身家的更是多达上千人,创造了一波“养猪造富”神话 。
行业重新洗牌在公司上市两年后,温志芬从哥哥温鹏程那里接过了温氏集团董事长的位置,55岁的温鹏程成为公司名誉董事长 。
当时温鹏程回顾了温氏34年发展历程,并说出他提名温志芬担任公司董事长的原因:年富力强,知识结构丰富,在公司经历过多种岗位历练,精通公司各项业务,能够胜任温氏领头人的角色 。也是为了保障公司“实现千亿企业,打造百年温氏”战略目标的有序推进 。
作为华南农大畜牧专业毕业的70后,温志芬确实是董事长的合适人选,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产值再创新高 。2018 年温氏生猪出栏量高达2230万头,比第二名的牧原高出一倍以上 。
然而非洲猪瘟的到来,让整个养殖行业重新洗牌 。2018年8月,随着沈阳、郑州、连云港等地的病猪相继死亡,为了防止猪瘟蔓延,大批生猪被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和消毒处置 。辛辛苦苦养的猪病死或被扑杀掉,许多养殖户损失惨重 。
与此同时市场的猪肉供给也受到了严重冲击,供不应求之下,很快猪价在2019年春节后开始猛涨,并一度突破40元每公斤大关,高猪价一直持续到2021年1月才进入下行周期 。
猪价贵的时候,养猪龙头们大赚,比如在2019和2020年,龙头猪企温氏分别赚了139亿元、74亿元左右;牧原也大赚61亿元、274亿元左右 。
但猪价涨起来凶,跌起也猛!
2021年9月猪价一度跌至10元每公斤,跌破成本价后亏损难以避免,养猪人欲哭无泪 。生猪产值第二的正邦巨亏后,负债率爆表,已在破产边缘 。
温氏虽然没那么惨,但也失血严重,近一年半累计亏损超170亿元 。同时其生猪产值也被牧原赶超,并且差距还明显拉大 。
2020年,牧原生猪出栏量为1811.5万头,温氏954.55万头;2021年,牧原以4026万头生猪出栏量领跑全国,温氏以1322万头退居第三;今年上半年,牧原共销售生猪3128万头,温氏出栏生猪仅801万头 。
客观来说,温氏丧失非洲猪瘟前的养猪领先优势,与其推行的“公司+农户”模式有关 。这种养猪模式虽然扩张成本低,但合作农户分散在各地、素质也参差不齐,管理起来难度很大,在面对非洲猪瘟等疫情时,防范能力不及牧原的“自育自繁自养”模式 。
而且劲敌牧原通过几十年的选育,建立了独特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已无需外购父母代母猪,为其低成本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 。牧原还在传统“玉米+豆粕”型饲料配方基础上,研制出“小麦+豆粕”型配方,充分利用当地生产的小麦做原料,降低了饲料成本 。
牧原在育种和饲料配方上的优势,具有较高技术门槛,这也是其能在非洲猪瘟后迅速扩张的原因,而且这种优势仍将持续,短期内其他猪企难以企及 。
这种优势也体现在了股价上,如今牧原市值超过3000亿,是温氏的两倍以上,中国猪企老大和老二之间的差距已然拉开 。
尽管温氏去年的主营收入中,只有约46%来源于肉猪,还有约45%的收入由肉鸡业务创造,但鸡肉的市场份额始终不及猪肉大 。而且温氏已经是全国最大的肉鸡生产商,2021年肉鸡出栏量为11.01 亿只,市占率约29.2%,未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