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天星风水讲座 曾姓风水师( 三 )


曾国藩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研习相人之术的 。阅读相关资料,我们发现,他的相术知识主要来源于历代相术名著 。
《湘乡曾氏文献》中有四页纸,是他的相学“札记”,记载了一系列相人原则 。比如,面“色黄黑而润泽者吉,哑白而枯涩者凶”;“口唇太薄而颤动者靠不住”;“头如山者贵重”(谓头不乱动);“腰长过人者贵重”;“视上者傲,视下者,侧头旁视者则奸”;“隆准而圆美如珠者贵,准削而歪者人心不正”;“指甲坚者心计定”;“行路稳重者贵” 。
对照《玉管照神局》、《太清神鉴》等著名相书,“札记”所云,大体相合 。这说明这本札记是曾国藩的学习笔记,他的相术确实“学有本源” 。
《月波洞中记》卷上说:“眼中有神者,贵;无神者,不贵 。”《照胆经》卷上则说:“凡瞻视无力者,不可与立事 。”
曾国藩日记中记人相貌,重点也在观察眼睛有无“精光”或“神光”,如:“目有精光,三道分明”;“眼黄有神光”;“目有精光数道”;“眼有清光”;“眼无神光” 。
《照胆经》卷上说:“睛屡转动者,多诈 。”曾国藩也通过眼睛判断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能不能靠得住 。他的评语中常见这样的结论:“目不妄动,为可靠”;“眼圆而动,不甚可靠”;“目精光而动……不甚可靠” 。
传统相书次重鼻子,认为“鼻为中岳,五行属土……须要端正耸直”;“鼻梁不正,中年受困”;“鼻头斜曲,寿命亦促” 。(《相理衡真》卷四)至于嘴则以方者为贵:“若口不方者不贵 。”(《月波洞中记》卷上)“口如一撮,孤独贫苦 。”(《玉管照神局》卷中)曾国藩对这些论断也奉为圭臬,日记中屡见“鼻梁直”、“鼻准勾而梁方,口有神而纹俗”、“鼻歪,不可待”、“口方鼻正”、“方口好”、“口小,不可恃”、“鼻正眉疏”等记载 。
除此之外,曾国藩还注意观察对象的腰身及身段,如:“腰身正”,“腰挺拔”,“身段稳称” 。这也依据传统相术对人物腰身的判断标准:“腰者为腹之山……直而厚者富贵,细而薄者贫苦 。”(《太清神鉴》卷五)“男儿腰细,难主福财 。”(《神相全编》卷六)

容貌与性格的关系,历来是人们争论不已的话题 。由表及里,是人类观察世界的本能方式 。挑选苹果时,我们总会先看看苹果个头大不大,颜色好不好:有经验的人能从外表看出这个苹果好不好吃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为初识者“相面”: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嘴唇薄的人能言善辩,嘴唇太厚的人愚笨迟钝 。方下巴者性格刚毅,满脸横肉通常表明这个人性格蛮横……然而事实上,这些我们通常认为比较有效的经验之谈,很少得到科学方法的支持 。
西方骨相学曾经风行一时,甚至被警察当成识别坏人的依据 。这种“学说”将高颧骨、窄鼻梁、招风耳、头发浓而汗毛淡的面相界定为“罪犯型” 。然而后来科学家在美国测定了一万三千名罪犯的骨相特征,否定了骨相学的说法 。也有人把不同的面相特征(高额、浓眉、薄唇等)与不同的性格特征(聪明、敦厚、奸诈等)相配,共配成二百多个项目;然后随机抽取大量调查对象,逐一测定,结果发现其相关系数很低 。
虽然,中国相法被传得神乎其神,但相面技术之中有无科学成分实在令人怀疑 。在世相人心的复杂莫测面前,历代相术大师苦心揣摩的相法许多时候看起来过于简单明了 。我们翻阅传统相书,其中荒唐可笑、机械僵化、穿凿附会之处比比皆是 。比如,袁天罡的称骨测命法,将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换算成骨头重量,求其和,说据此就可以查出一个人的命运,其荒谬当然不值一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