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瘾吧 网瘾戒除中心



戒网瘾吧 网瘾戒除中心

文章插图

有关杨永信在此前并没有听说,直到前段时间被在某社交app刷到一段“十三号室的惨叫”的音频吸引之后,我从头到尾的了解了一下事件的原委 。杨永信在临沂第四人民医院的专家介绍栏里,杨永信拥有副院长、精神卫生主任医师、党委委员等头衔 。从2006-2018年的12年时间里面一直“致力于”“网瘾戒治中心”这一听来让人立马联想到戒毒所之类的帮助孩子戒除所谓“网瘾”地方 。在这12年的时间里,关于这个人的传言故事不断,他的人格迷雾重重,他的电击疗法更是备受质疑,每多一次曝光,他的行为就愈发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声明狼藉的医生,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对数千个未成年的孩子的身体拥有绝对的处置权?答案说来简单:需求决定供给 。来自部分中国家长的需求让杨永信和他的网瘾戒治疗法畅行无阻 。那些所谓的“问题孩子”,“网瘾少年”在被送进这里的那一刻起便成为了真正的问题 。

戒网瘾吧 网瘾戒除中心

文章插图

首先,关于网瘾 。在一个没有网络就会瘫痪的世界,任何一个成人都无法幸免的信息化时代,又如何教导是非观念尚不坚定的孩子去远离这个世界 。既然是去了解世界,加以引导,正确的上网,传递正向的思维,又有何不可 。其次,关于电击 。看过视频和纪录片,被杨永信治疗的孩子,听到那个电击治疗室几乎是闻风丧胆 。身体的疼痛、语言的侮辱都算不上什么,假装感动、假装“改邪归正”、“只要能让我不被电,无论怎么样都好” 。如果电击这个手段是被用来治病的话,请问医生是不是都可以下岗了 。最后,关于被“治愈”的孩子,在《新闻调查》里,柴静问一位家长:“如果孩子是出于恐惧而服从,你觉得也是变好吗?”那位爸爸说:“他要能恐惧一辈子,也不算坏事 。”也许孩子在电击之后会出于恐惧远离这些有过危害的东西,可是这远离的背后难道不是一层更深的创伤吗?

戒网瘾吧 网瘾戒除中心

文章插图

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谋之深远,把孩子放在这个令人深深恐惧的牢笼之中到底是为了逃避自己本应该是归咎于自己的责任还是真的为了孩子 。有人在离开网戒中心之后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新人生,但仍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以及这段往事;有人长期处于精神疾病带来的痛苦中,被抛弃,不被信任的恐惧也占据了后来的生活;有人将自己的人生和网戒中心捆绑在一起,去讲述,去反抗,与此共生 。
【戒网瘾吧 网瘾戒除中心】如果不能让那些偏执的灵魂拥有智慧,那么请让他们拥有知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