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的理论 网红经济的悖论( 二 )


Papi酱们的商业前途
咪蒙和papi酱是这个领域最近一段时间崛起速度非常快的奇迹般的名字 。咪蒙因为基于微信,所以商业模式还是品牌广告 。我相信开始的转化率还是不错的,但是随着粉丝的疲惫,会逐渐衰减 。去年的时候,类似的奇迹叫顾爷 。现在你会发现,顾爷模式的广告企业市场部已经可以自己做了,大家也就疲惫了 。
所以说,网红和明星一样,最怕的就是过气 。而如果特色特别鲜明的这些网红,很快套路被用户熟知之后,人气逐渐下降也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网红也好,段子手也好,草根大号也好,也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的 。其实papi酱一直没有商业化,还是有些浪费的,抓紧商业化之后盈利才是硬道理 。按照传言的微博七万一条报价,微信报价应该也不低于十万,一年盈利2000万以上问题还是不大的,拿1200万投资的必要性其实没有那么大 。
在商业变现这个领域,papi酱在电商方面的转化可能并不会特别惊艳,因为粉丝关注并不是要买东西的,完全是靠大流量看转化率的 。即使参考逻辑思维,六百万粉丝,年销2亿,单个用户贡献(ARPU)大概是30块钱 。而京东的ARPU超过1000元,腾讯360游戏的ARPU超过140元,考虑到自媒体不可能获得几亿用户的天花板,所以,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并不是特别有效率 。罗永浩也试图将粉丝经济转化为一个商业模式,融资也都还算顺利,但锤子手机的境况显然证明了靠粉丝来支撑商业模式的想法还是有些稚嫩 。
其实网红经济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个人赚钱效率极高 。如果不是一个公司,而是一个个人,30的arpu值就赚的爽死了 。所以其实我现在也没找到说投资网红或者自媒体的必要性,因为如果赚钱,没必要拿投资,如果赚不到钱,就更没必要投资了 。
所以总的来说,网红们还是自己赚钱比较经济,而拿投资之后如何构建有效率的商业模式,其实蛮困难 。而如何保证增长率,是否可以上市之类的退出,也并不明朗 。所以这是一个赚钱经济,而很难说是一个模式经济 。而既然不是模式经济,就很难工业化生产和大规模复制 。目前成熟的网红公司一般自建生产链,赚取生产环节的利润,然后利用流量进行销售赚钱和网红分成 。能不能包装成可以复制和量产的模式,还看不到明显的趋势,而一旦老网红流量转化开始下滑,新方向又没有找到的话,可能就又要找下一波新的机会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