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村调研报告 农村淘宝试点县调查( 二 )


“人才问题是我们的软肋 。因为缺乏专业的电商人才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短时间内人才匮乏问题很难扭转过来 。”宾川县电商办负责人杨军对此并不讳言 。不过当地政府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开始发力,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开展县域电商人才普及型、管理型、专业型培训,积极培育本土电子商务人才 。
“我们计划年内完成不低于10000人的培训任务,目前很多外出务工劳动人员已经开始返乡创业 。不过对没有电商土壤的宾川而言,人才培养也是急不来的 。”杨军说 。
物流面临多重难题
相对于我国东部发达的交通网而言,宾川的交通基础设施较差,加之大多农特产品属于生鲜类,物流面临的难题突出 。
“当地一种无籽红提,五斤装的费用在本地只需要约40元,但如果做‘上行’,成本就会大量提高,盈利空间不大 。”该县金牛镇柳家湾村服务站合伙人龙伟良算了一笔账,包装费用约16元,快递费用约25元 。同时,选用的红提不仅质量上乘,而且需要修剪坏果、去枝,算下来仅成本就超过80元,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 。
除了物流成本高外,如何减少水果在运输过程中的耗损也是龙伟良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虽然包装很用心并且添加了冰袋,但物流途中难免有耗损,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成本 。”他说,之前曾发往江西、上海等地五单葡萄,但到客户手里全是烂的,“没办法,我只能全额赔偿 。”
龙伟良遇到的难题在宾川其他电商那里随处可见 。业内人士认为,难题的背后还是因为生鲜电商本身存在配送难点:与工业品不同,生鲜产品本身就存在高耗损现象,且当前配送、冷链物流环节尚不成熟,成本费用偏高 。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农产品进城物流不通畅成为当地政府的一块“心病” 。为此,宾川计划在县城建立2个公共物流中心,在乡镇建立110个物流服务点,形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以解决“网货下乡最后一公里、农特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物流“瓶颈” 。
同时,为了进一步让物流成本降下来,当地成立了电商协会跟物流公司议价 。“我们得抱团发展,提升包裹数量,这样才有底气跟物流公司谈价格 。”宾川电商协会会长王汝荣说 。
本文"农村淘宝试点县调查,卖的没有买的多"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19794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