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的预防措施 甲型流感预防知识内容


小寒节气刚过,
我国北方大部地区,
迎来新一轮流感疫情!
流鼻涕 高烧 浑身疼
……
如果你最近有以上症状
千万要注意了
你可能被流感击中了

甲型流感的预防措施 甲型流感预防知识内容

文章插图



近日,不少网友在朋友圈纷纷转发一则“关于EB流感严重”的“卫生局通知” 。该“通知”称,“这次的EB流感很严重,有预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不能让喉咙干燥,因此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喉咙的黏膜干燥,在10分钟内病毒就能入侵体内 。”此外,该“通知”还指出近期的流感特点 。
EB流感?
都2019了,
还在传这种谣言?!
北京市卫健委、杭州市卫健委与天津市卫健委在接受采访中均表示,未曾发布过网传信息,网传的“EB流感”系谣言 。


没有“EB流感”,
但事实上,
近期,甲型H1N1流感确实是有呈上升趋势!
根据国家流感中心1月4日最新公布,2018年的最后一周(即2018年12月24日~12月30日),我国大陆大多数省份已经进入2018~2019冬春季流感流行季节,且活动水平呈现继续上升趋势 。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亚型是甲型H1N1,其次为A(H3N2)亚型,但也能检测到极少量的B(Victoria)和B(Yamagata)系 。

甲型流感的预防措施 甲型流感预防知识内容

文章插图
流感VS感冒
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
带你温习一下——
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常集中表现为上呼吸道不适,主要有鼻塞明显、咽痛咽痒、咳嗽流涕等,偶尔有一过性低热和头痛 。普通感冒的传染性有限,很少出现家庭、社区、集体单位的聚集,因此较少有大人小孩老人接二连三发病的情况 。
流感的临床表现则以持续的高热(≥39℃,持续3~4天)、明显的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为主,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
简单点来说,得了流感,是“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 。由于流感病毒高度变异、人群难以产生持续稳定的免疫屏障,因此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很容易出现人群聚集 。
流感抗病毒治疗时机:
发病48小时内
作为普通人,
为什么要了解流感和感冒的区别呢?
因为流感和感冒不一样,引起并发症、重症甚至死亡的几率更大,因此假如患上流感,需要更加重视 。
尤其是下列人群,一旦感染流感病毒,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是流感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 (m)2];
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
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则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
根据我国《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而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