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只要达到了5000元以上,即可构成犯罪,在挪用公款之后,就把所有的钱退回来的话,也经构成了挪用公款罪的所有要件,只是主动返还的可以从轻处罚 。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文章插图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 合同诈骗罪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 敲诈勒索罪怎么认定 敲诈勒索如何定罪
- 贿赂罪的客体 受贿罪的客体是什么
- 过失犯罪有共同犯吗 过失犯罪是否成立共犯
- 虚假发票罪的立案标准是哪些
- 非法经营罪怎么定罪 非法经营罪应当如何判
- 假释期间犯罪是否属于累犯
- 工人身份的仓库管理员是否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
- 父母离婚了,母亲犯罪了,孩子政审能过吗 父母离婚了
- 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主体是 战时拒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