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方式成餐饮消费主力


近日 , 中国烹饪协会与中国网平台发布《2016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 对消费者的日常餐饮消费进行了统计和描述 。根据报告中对支付板块的调查 , 2016年 , 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 , 与去年相比 , 第三方平台现场支付的比重从9.9%跃升至35.6% , 实现360%的大幅增长 。
同时 , 刷卡消费降幅较大 , 从49%降至30% , 现金支付占28% 。此外 , 会员储值卡、团购等预付方式占6%的比重 。根据数据 , 餐饮门店支付方式正发生巨变 。由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经常采取折扣等方式鼓励消费者使用支付工具 , 而这些折扣由第三方承担 , 商家和消费者都能获得相应的好处 , 加之第三方支付的便利性 , 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工具的频率大大增加 。

第三方支付方式成餐饮消费主力

文章插图

据悉 , 为了培养消费习惯 , 微信在今年8月8日推出“无现金日” , 近70万家线下门店参与活动 , 这是去年数量的8倍多;支付宝同样在7月20日到10月31日期间进行长达百天的“天天立减” 。据微信当日数据显示 , 餐饮、便利店等依然是目前移动支付的主要“出口” , 而“90后”以45%的高比例成为“无现金生活”的主要力量 。
此外 , 由第三方平台带动的移动支付方式也成了政策的“宠儿” 。据最新消息 , 由央行牵头入股的网联平台预计于明年3月31日上线 , 支付机构将按照有关技术标准门槛分批接入 。此外 , 银联为抢占移动支付市场 , 也于12月中旬正式推出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 , 对下一步银联及银行设计和开发二维码产品提供了安全相关的标准依据 。
本文"第三方支付方式成餐饮消费主力,实现360%增长"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23048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