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应当按照哪些标准处罚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按照以下标准处罚:
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构成本罪的要件有以下几点: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应当按照哪些标准处罚

文章插图
1.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
2.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
3.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为了扰乱社会秩序,明知没有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威胁,却加以编造,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恐怖信息而加以传播 。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
确实不知是虚假的恐怖信息而误认为是真实的恐怖信息,或者将某种非恐怖威胁的行动误认为是恐怖行动而加以编辑、发布,不构成本罪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应当按照哪些标准处罚】4.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
必须具有编造、传播之一的行为 。所谓编造,是指毫无根据的、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胡编乱造 。其结果是产生虚假的即不存在、不真实、与事实不符的信息 。
所谓传播,是指采取各种方式将恐怖信息广泛加以宣扬、散布、扩散,以让公众知道 。如只是在个别亲友之间加以议论,没有广泛散布、宣扬的,则不能构成本罪 。至于编造、传播方式,可多种多样 。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