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甘厝里巷道
这五座土木建筑的两进式明厅厝,高大阔气,外观为粉墙黛瓦、 四水归堂式屋顶 。其面积大小、 内部格局和装饰风格基本一致 。隔着一条宽3米、长近百米的巷道,和对面的一座正门和一排两层小平房(底层为畜圈、 茅厕;上层为小阁楼,均设一小门通墙外的晒谷坪),以及左右两旁的闾门(闾门边各有一座炮台),自成体系,构成一个长方形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小天地,大家围堡而居,人烟繁盛了近三百年 。

文章插图
厝内一角
登堂入室,只见中轴线上由大门、 门厅、 中门、 前天井,和 前厅、太师壁以及后厅、 后天井、 横楼组成 。室内均为前后两厅两天井一横楼,这使得室内光线充足 。建筑形象古朴,门窗的木雕和斗棋、雀替、 墙饰、 彩绘等装璜较为粗犷 。前厅堂正中几桌上方,均有一长方形“万字纹”壁饰, 上面镶嵌着出自同一手笔的行书“竹风梅月”等字 。各屋内的彩绘装饰相当考究,甘氏后人向我们讲述时,称之为“泥灰搭栋” 。

文章插图
厝内一角
甘厝里自肇基定居以来,耕读传家,财丁两盛, 至今已历十代 。在这两百多年中, 曾出过不少人才,巷内大门两旁各有一座石制的旗杆座, 左侧一座上雕: 咸丰庚申岁葭月吉旦 。右侧一座上雕: 贡元甘万椿、 甘万青仝立 。这些无言的物件,似乎还在向游人们印证着主人昔日的辉煌 。除了巷道中的石旗杆可体现功名外,各屋内还挂有《文魁》、 《武魁》 之类的金字匾 。遗憾的是,许多文物,在岁月长河中消失了 。
甘厝里的后人记忆最深的,是那些留存在古宅的先祖画作 。一滴子甘霖不就是以绘画出名的嘛!从前每座厅堂都挂有他的画作,比如:《天官赐福》、《车山公巡游》、《车山公狩猎》,等等,皆是栩栩如生,笔下传神 。说到其中一幅《云里龙》,特别让后人惊叹,据说,它能见天变色,晴天干爽,阴雨天云雾迷蒙,充分显示出“一滴笔墨见精神”的功力 。可惜,这些珍贵的字画,已经所剩无几了 。

文章插图
龙漈仙宫里的甘霖真迹
不过在甘氏祖地漈下村的龙漈仙宫内,两厢木板壁上,仍存有几幅他的真迹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五栋厝外面,是一条卵石铺成的大路 。路的那方,保留着农耕时代最牵动乡愁的一方水田,细看之下,是由三坵的水田勾连起来的,村人称之为“门头田” 。田里的水蓄得满满的,水面上漂浮着青萍,它们营造出一种浓浓的乡村情怀 。厝主人指着远处一座高高耸立的山峰,告诉我们说,这对面的主峰是火星,须得用门头田的水,才能克火,以保这些木头房子的平安 。这,既符合风水学上的原理,也含有现代消防灭火的科学意义呢 。

文章插图
甘厝里外观
甘厝里内承载了多少代人的欢乐,可是这些年,随着村里青壮年的纷纷外出,只剩一些老人留守,村子成了空心村变得冷清寂寥,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小巷青石上幽幽的青苔,默默地见证岁月的更迭,村子的变迁 。
- 怎么样才算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要怎么挑选
- 阳宅风水之风水宝地该如何鉴别
- 狮子山的风水宝地在什么位置 狮子地风水
- 上林有哪些风水宝地 上林哪里有好的风水大师
- 葬到好的风水宝地多久就知道 风水宝地安坟多少年才有用呢
- 风水宝地的宝 茗哥风水宝地
- 关于风水宝地应该如何知晓
- 上思凤凰山风水宝地 高州龙脉风水宝地
- 怎样找风水宝地 蒙自市风水宝地在哪里
- 鸡形的风水宝地图片 鸡岭地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