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退出papi酱

对个人形象的克制使用和保持健康,才是网红经济不成为一锤子买卖的关键 。
据报道,罗辑思维已与著名网红papi酱分手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早在今年8月29日,papi酱所在的公司春雨听雷在股东一栏里就去掉了罗辑思维的投资经营主体北京思维造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因为罗辑思维的退出,papi酱的唱衰论再度浮出水面 。这倒不稀奇,从那场高调而又奇怪的拍卖之后,papi酱尽管努力保持低调,但媒体和围观者对2016年第一网红的耐心,好像一夜之间耗尽了 。

罗辑思维退出papi酱

文章插图
罗辑思维的退出事件本身其实并不值得被过度解读 。罗辑思维并非投资机构,一家成长中的创业公司因为业务布局退出了另一个更早期的创业项目,这事并不能证明谁输谁赢 。但借舆论烟火,我们可以顺势来理解papi酱这一年和背后光鲜又难以理解的网红经济 。
papi酱是一个怎样的创业项目?
papi酱为代表的模式,是所有资源维系于一身的明星模式 。papi酱一个人就代表了项目的全部核心价值:优质的内容生产能力和粉丝认知度 。而商业模型的设计中,要最大限度规避不确定性的风险 。所以,papi酱的个人属性既是核心价值,也是其能否成为一个商业项目的不确定因素 。
现在,网红的生产普遍有两个套路:一是将网红尽可能地符号化、象征化,如王尼玛、天才小熊猫等等,使得IP价值不会随着个体的流动而一夜尽失 。二是从个体网红发展成为标准化的网红制造公司,打造出一个有特征的流水线网红公司 。
papi酱发展至今的关键词是两个,短视频、papitube 。前者决定了papi酱始终都是一个内容创业者,而后者,正是papi酱试图往流水线化运作的尝试 。
从短视频的角度看,papi酱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高度符号化的形象,但现在效果并不明显 。至于其流水线化运作的papitube,运营至今,除了吸纳了一大堆普通的papi酱风格模仿者之外,也并没有实现流水线的标准化生产 。
【罗辑思维退出papi酱】必须指出,截至今天,仍然不能轻易为papi酱的尝试下定论 。从此前papi酱在媒体面前的低调、对直播的排斥和其经纪人反复表态需要给papi酱留下创作时间空间等方面看,papi酱依然无愧“网红界一股清流”的称号 。对个人形象的克制使用和保持健康,才是网红经济不成为一锤子买卖的关键 。
投资项目是一个逻辑,但很多时候,早期风投投资的其实是个人,不管papi酱的短视频、papitube将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papi酱的创意能力、个人品牌和探索中的付出无法抹杀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借势营销的因素之外,资本投资papi酱,是着眼未来,而非当下 。网红经济到底能走多远,papi酱或许也是一个值得观察的标本 。
本文"罗辑思维退出papi酱,网红经济不行了吗?"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21733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