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是马云 马云养“闲鱼”

“有时候不是因为你错了,只是因为你老了 。”这是互联网世界的真理,“老”就意味着不再性感、不再撩人,不能占领青年的心智思维,不能执掌未来的胜负关键,因此,所有互联网公司都信奉“得青年者得天下”,马云自然也不例外 。
3年前,阿里巴巴集团内成立了二手物品买卖社区“闲鱼”.最新的数据显示,2016年闲鱼的用户从1亿激增至2亿,“鱼塘”(闲鱼内不同的社群)从12万个激增到40万个,分享了1.68亿件物品,包括玩具、画、宠物等等,甚至开辟了“代叫起床”、“代练游戏”、“塔罗牌占卜”等奇葩的服务,更有“一支口红的诱惑”、“告别前任”(卖前任送的东西)、“一起Cosplay”等鱼塘让人脑洞大开,血脉喷张 。
而最为重要的是,这些社区中55%的用户为16-27岁的90后,他们平均加入4个鱼塘,担任43%鱼塘堂主(社群负责人),单日互动超过12次,“面交(当面交易)”、“不刀(不讲价)”、“求约”成为他们之间的流行语 。显然,四海八荒的青年们把闲鱼当作“认同感泉涌,归属感尿崩,幸福感爆棚,高潮不断”的圣地 。

闲鱼是马云 马云养“闲鱼”

文章插图

是的,腾讯会做社交,阿里也能做社区,分享经济下,活跃的社区运营才能让人“燃情热血、蜜意心上”,只讲买卖的套路,留不住,腐萌美燃的社群,得人心 。
分享式生活“带你飞”
就像拉切尔.博茨曼在《我的就是你的:协同消费的崛起》一书中所说:建立在资源共享上的消费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而这种分享对经济的影响力“就如同所有制对工业革命一样巨大” 。
无疑,在滴滴、共享单车、Airbnb等分享经济的教育下,9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们早就习惯了将“闲置”分享,降低自己的生活成本,变相提升自己的购买力,小到将大学的听课笔记、参考资料卖给学弟学妹,中到拿数万元的相机镜头与同好者互通有无,大到以数千万元的豪宅、别墅分时租赁……各种“断舍离”、“用享玩”,他们是不想浪费“半张床”的一代,对他们而言,生活本身就是分享 。
最新的《中国分享经济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6亿,同比增加1亿左右 。参与提供服务的人数约为6000万,同比增加1000万 。就像日本经济学家田中秀臣所述:人们一边在供给,一边在消费同好者的供给 。
例如闲鱼某手工皮具鱼塘的塘主,一开始只是被朋友邀请,建立了相关的兴趣鱼塘,拉来朋友圈200多人,没过多久,就人气飙升,聚集起5万名同好者,她也没想到中国有那么多年轻人爱好手工皮具,大家在一起探讨,不同材料如何混搭,设计如何更带感,入门需要哪些工具,更有各种迷弟、迷妹为其中动人心魄的产品掏出真金白银,千元万元也不是问题 。
一切正是马洛斯需求理论中“情感归属”与“自我实现”的相互叠加,青年们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有喜欢互动、分享、协作的天性,大家贡献“肉体”力量和智慧力量,其累积起来的爆发力是恐怖的 。
因此,闲鱼才利用阿里的技术和大数据储备,以精准的“用户画像”高效匹配鱼塘的各类供求,再将移动化、人人分享、互动交易做好,不断优化“自上而下的游戏规则”,进而调动底层的社会力量,带着青年们一起酷炫,一起飞,实现《技术元素》中“突然爆发的惊人量能” 。
社区化运营“搞事情”
而在另一面,如今移动互联网普及,内容多元、碎片,导致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多元与碎片,使得互联网人群圈层化,不同圈层间隔阂感极强,但在圈层内却有高度认同感、感染力、自组织,由此,便形成各种各样的社群,它们如雁群,如羊群,有人领飞,也有人跟着飞,有人做低头吃草的羊,也有人做牧羊之犬……社群成员有共同的目标、纲领;高度协同;一致行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