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小心这些“温暖陷阱”!


冬季取暖,小心这些“温暖陷阱”!


文章图片


冬季取暖,小心这些“温暖陷阱”!


文章图片


冬季取暖,小心这些“温暖陷阱”!


随着寒潮的一次次登场

大家是不是已经套上了
美丽不“冻”人的羽绒服


家中的热水袋、暖宝宝、电暖器等也开始轮番登场但你可知这些让人又暖又舒服的东西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低温烫伤小暖为您送上安全指南
↓↓↓
1热水袋使用指南
使用电热水袋前 , 检查电热水袋密封是否完好 , 使用热水袋充水时不能充得太满 , 不要超过其额定容量的三分之二 。
充热水袋的水温不宜太高 , 一般在80℃~90℃左右 , 不宜接触酸、碱、油脂类物质 。
使用前应注意所用的热水袋是否有老化现象及袋身厚度的变化 , 一旦有上述变化 , 应该立即弃用 。
使用时最好在热水袋袋身套上布套 , 能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 , 同时不宜重压和利器刺扎热水袋 。
婴幼儿应当使用专用的小号热水袋 , 并且水温需控制在60℃以下 。



暖宝宝作为御寒神器
取暖效果广受好评
但使用不慎也可以
使“送温暖”变成“送烫伤”
2暖宝宝使用指南避免真空塑料包装袋损伤或破坏 , 否则产品会失效 。
贴了暖宝宝后 , 千万不要再使用取暖器设备 , 以免局部温度过烫灼伤皮肤 。
不要把暖宝宝长时间贴在同一部位 , 防止皮肤被烫伤 。
糖尿病人、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热敏感度低等人群 , 需谨慎使用 。 因为这类人群的神经末梢感觉迟钝 , 不适合用暖贴取暖 。
不能在睡觉时使用 。 因为睡觉时被子能起到保暖作用 , 使暖宝宝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发出去 , 对人体造成伤害 。
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 , 暖宝宝发热时最高温度可达六十摄氏度 , 直接使用在皮肤上 , 五分钟内可造成低温烫伤 。



3电暖器使用指南电暖器在使用时 , 机体温度非常高 , 要远离易燃物1米以上 。
电暖器使用过程中上面不能覆盖衣物 。
在使用过程中 , 若出现漏油、异响等情况 , 马上停止使用 , 找专业人员维修 , 不要自行拆卸 。
电暖器的功率较大 , 不使用时应先关闭功率开关 , 再拔掉电源 。

烫伤误区
1.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
答:不可以!涂抹牙膏无益处 , 还会增加创面恢复的难度 。 涂抹酱油会加重创面脱水、损伤 。 颜色掩盖创面 , 还会影响医生对创面情况的判断 。
2.烫伤后抹红药水或紫药水
答:不可以!红药水是含2%红汞和98%酒精或水的酊剂 , 可用作杀菌剂 , 含重金属汞 , 且杀菌效果较差 。 紫药水会在烫伤创面结一层痂 , 导致创面情况被掩盖 , 药水的颜色也同样会影响烫伤创面的判断 。
3.用冰块代替流动水冰敷
答:不可以!烫伤后的皮肤组织没有表皮保护 , 变得更加脆弱 , 直接冰敷更容易冻伤皮肤 。
烫伤急救五部曲
牢记这五个字
“冲、脱、泡、盖、送”

(点击大图查看)

划重点:低温烫伤怎么处理呢?当然是要脱离热源 , 迅速降温!建议冷水冲洗伤口 , 之后观察创面情况 。 如果出现水泡 , 或者创面明显较深、创面皮肤发白等情况 , 一定要到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
在取暖的路上除了烫伤还有很多危及生命的“坑”接着和小暖一起“避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