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鉴定认定责任,依法处理 。发生消费纠纷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因为对引起纠纷的责任各持已见,不能达成一致,这就需要共同约定提请鉴定 。
2、举证倒置,协调处理 。在质量争议中,有一部分通过鉴定也难以分清责任,比如电视机、啤酒瓶爆炸伤人等等,消费者限于职业、知识与方面的原因,难以举出造成损害的原因 。当通过鉴定无法分清责任的,由经营者提供消费者本人过错的证据;如果不能足以证明是消费者本人的过错,经营者应当承担责任 。这就为协调处理疑难纠纷提供了条件 。
【法律依据】

文章插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对于责任难以明确的投诉如何办】(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 行政诉讼救济的途径有什么
- 侵犯商业信誉既遂刑事责任是怎么追究
- 使用假人民币法律责任是什么
- 烂桃花的痣 烂桃花痣长在哪里
- 有关轻度伤害案件的赔偿和责任追究是什么
- 上班期间员工打架公司有责任吗? 员工在上班时打架
- 淘宝补人气指标是什么意思
- 1998年城墙土命禁忌
- 侵犯软件著作权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 检察院不起诉公安局是不是还追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