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家 卖火柴的小女孩原作者( 三 )


这颗“星星”是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当这颗星星落下来时,也寓示着小女孩的生命即将陨落 。可是小女孩依然记得在她惨淡的人生中,离世的奶奶生前对她的关爱和呵护 。
胡适先生曾说过:"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是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 。
即使身处困境,小女孩也不曾忘记自己曾经有过快乐的温暖时光,眼前的困境也阻挡不了小女孩对生命怀抱着新的幻想,她试图挣脱出困境,寻找新的希望 。
04第四种幻想:点燃第四根火柴,幻想“慈爱的奶奶”,以“亲人”隐喻着对亲情的渴盼小女孩重新点燃了一根火柴,四周都被她照亮了,此处作者运用了反讽的手法,更加剧了希望与现实之间的落空反差 。
因为现实中,一根火柴根本不可能照亮四周,只能照亮眼前的局部,通过前三根火柴照亮单一物件与第四根火柴照亮了四周形成鲜明的对比,第四根火柴才是小女孩心中最渴望得到的,那就是亲人的爱,亲人的爱就像那一团团被照明的光亮,温暖和抚慰着小女孩受伤的心灵 。
奶奶,请带我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你就不见了 。
面对街上冷漠的路人以及没有卖完火柴回家就要遭到父亲的挨打,在小女孩的心中非常渴望有个人来爱她,然后这世界上最爱她的奶奶已经离开人世了,那么小女孩唯一的奢求就是奶奶能够带走自己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家 卖火柴的小女孩原作者

文章插图

弗洛伊德提出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当个体面临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倾向 。
小女孩害怕火柴消失,又点燃了所有的火柴,因为她怕火灭了奶奶就消失,希望也会破灭,她的内心不自觉地点燃了所有火柴,她希望奶奶能够给她足够的爱和温暖 。
她把女孩抱了起来,紧紧地搂在怀里 。在光明和幸福中她们飞走了,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忧伤的地方,她们与上帝在一起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家 卖火柴的小女孩原作者

文章插图

罗曼·罗兰曾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
在圣诞节的夜晚,所有人都在欢聚一堂,而小女孩没有穿鞋子在天寒地冻的夜晚还在卖火柴,看着人家窗户发出来的灯光,此刻小女孩的心里肯定特别地孤独和失落,但因为在温暖的火焰里看到了奶奶,小女孩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望 。
爱可以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也可以是一句温馨的问候,爱可以化解心中一切的阴霾,也唯有爱才能点亮久违的微笑,而这份爱的给予者却是小女孩在世上唯一关心她的人——奶奶 。
在这份爱的幻想中,小女孩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亲情陪伴,这份亲情的温暖凌驾于温饱和寒冷甚至是小女孩的忧伤之上 。
05写在最后第二天,小女孩脸颊通红,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最后一夜被冻死了 。
“她想用火柴取暖”人们说道 。但没有任何人知道,她曾经见过了多么美好的东西,她曾经在温暖的光芒中跟祖母一起,走进了新年的幸福之中 。
童话故事总是充满神奇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安徒生通过笔下小女孩的悲惨经历告诉我们了一个温暖的喜剧故事:纵然生活再苦,却也要心怀希望,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宽度,不管你经历了什么,却总要伸手触摸遥不可及的理想 。
年少的时候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给我的第一直觉就是小女孩太可怜了,在不惑之年重读,给我更深的思考,这是关于爱与力量,希望与价值的人生哲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