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90后如何把蟹做到类目前三

【这个90后如何把蟹做到类目前三】目前的阳澄湖镇拥有大闸蟹电商品牌300余家,而“胡农”品牌却一直稳居前3名 。其中最大的秘诀,胡佳佳归结于提前与蟹农签订的收蟹协议 。
据了解,在蟹季来临前的几个月,胡佳佳与两个小伙伴便开始忙碌起来——奔波于各个养殖水域与当地的蟹农签订收蟹协议:协议一般2-3年签订一次,内容主要涉及蟹池承包,即在协议规定的2-3年内,蟹农都需向胡农品牌供货,但具体的收购价格要到蟹季结束依据当年市场行情再定,“但会比市场价格高出一些”——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保证了品牌的大闸蟹供货;另一方面,对蟹农来说也将滞货风险转移到了收购方“胡农”品牌身上 。这无疑是给了蟹农一剂强心丸,目前整个阳澄湖镇已经有40余家蟹农与“胡农”品牌通过协议达成了合作关系 。
签协议“承包”蟹池的做法虽然得到了当地蟹农的积极响应,但具体落实起来却“麻烦”不少 。

这个90后如何把蟹做到类目前三

文章插图
按照“胡农”品牌目前的营销流程,在每年7月会进行大闸蟹的预售活动,以此可以推断出今年线上市场的一个大概状况,而到8月才能对今年大闸蟹的收成做一个预估,到9月之后大闸蟹上市又会迎来蟹市高峰,因此单一的签约承包方式会遭遇“蟹多客少”或者“客多蟹少”等尴尬,这时候先前积累的人脉就起到了用场 。如果因为收成不足而产生缺货状况,胡佳佳会马上联系其他蟹商紧急调货;如果遇到市场不景气大闸蟹滞货状况,胡佳佳则会通过打折活动以及线下降价出货等方式解决 。但所有的损失都由自己承担,不会牵扯蟹农 。
如今,“胡农”品牌已经建成了2000平米的厂房,并拥有50余名来自阳澄湖镇本地的员工,分别负责线上销售以及捆扎大闸蟹,“在大闸蟹销售高峰期,我们也会从本地临时增加20-30个人来帮忙,以应对突然暴增的订单 。”
虽然,胡佳佳作为阳澄湖的新蟹农改变了父辈传统的卖买方式,给予蟹农们一定的议价权和主动权 。但是胡叔这一代的养蟹人逐渐老去,而年轻人很少掌握养蟹技术,“如何通过现代化技术精简人员以及养蟹成本”逐渐成为摆在胡佳佳面前的难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