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 , 时下的网红主播人气爆棚、播出平台点石成金 , 网络直播的整个产业链 , 从上到下 , 都是一片红火的景象 。
数据假 监管难 直播平台问题重重
然而 , 随着采访人员调查的深入 , 我们也发现 , 在这热闹红火的背后 , 网络直播行业也有不少“虚火”暗藏其中 。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 侯凯笛:在这个直播平台上 , 我刚刚注册了一个主播号 , 并且在微信朋友圈里只单独圈定了三位好友前来观看我的直播首秀 。在没有做任何平台推广和私下推广的情况下 , 现在我们看一下这个屏幕上的数字 , 我一进来就已经显示我有50多个粉丝了 。那么 , 这几十个粉丝 , 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为了制造人气、吸引用户 , 虚构观众人数、送僵尸粉丝 , 在网络直播平台行业 , 几乎是通行的做法 。有时 , 这种数据造假的行为 , 甚至会闹出笑话 。
这是去年9月 , 某平台直播的一场电子竞技比赛 , 而画面下方显示的在线观看人数 , 竟然超过了13亿 。而各种造假的手法 , 在这个行业 , 也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
造假方式一:主播买粉丝 。在淘宝上 , 主播花10块钱就可以买1000个粉丝 , 想刷多少想买多少都随你 。
造假方式二:直播平台友情赠送 。直播平台想包装推广某个主播的时候 , 也会运用后台数据 , 给主播“稍微加一点人气” , 从而给用户造成心理暗示 , 使其更愿意参与互动和送礼物打赏 。
造假方式三:直播平台和网红经纪公司相互合作 。
比如说 , 直播平台花4000万签一个网红 , 钱交给网红经纪公司;网红经纪公司再拿4000万去直播平台上给这个网红买礼物打赏 。这样一来双方其实都没有花钱 , 但是数据却都做得很漂亮 。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推广中心主任 单仁:要想获得资本的支持 , 你的平台的人数 , 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为最终的结果像这种大型的直播平台 , 最终也就是几家能活下来 , 这是整个互联网的必然的结果 , 就是当年的从团购也好 , 到各种O2O也好 , 其实都是如此的 , 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 , 所以大家为了要得资本的青睐 , 就要把数据做上去 。
除了数据造假之外 , 直播平台的内容监管 , 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今年4月 , 19家网络直播平台被文化部列入查处名单 。随后 , 文化部专门出台文件 , 今后网络直播将实行随机抽查 , 表演者一旦上“黑名单”将被全国禁演 。近期 , 公安部也宣布 , 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网络直播平台专项整治工作 , 涉嫌色情表演、聚众赌博的网络直播平台 , 将成为专项整治重点 。
熊猫tv副总裁 窦雨潇:我们现在已经基本上避免了 , 会出现了黄色画面和内容的情况 , 这种PC端这种比较大的游戏直播平台就会避免这个问题 , 但是手机端的监管 , 我觉得仍然是非常难执行的 。
入不敷出 直播平台赔本赚吆喝?
对于网络直播平台来说 , 数据是眼下最重要的指标 。但虚假的数据 , 制造出来的却只是表面的繁荣 。那么 , 即便有了庞大的用户数量和访问流量 , 又能不能转化为相应的收入 , 带来盈利呢?
- 世界各大品牌广告词盘点
- 被天猫下架被央视点名的“卡乐比”将上架天猫国际
- 自行车宣传词 自行车广告词盘点
- 跨境电商今年行情 跨境电商一周盘点
- 直播“性交易”网络直播病有多重
- 盘点2019年最有效的一些脱单小妙招
- 央视揭秘618物流配送
- 第一时间央视网2020 第一时间电影网
- 盘点经典电影大话西游中的经典精辟有意思的台词
- 央视揭秘百度竞价排名模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